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洛丽塔》的第一人称视点及其修辞效果_人文历史论文

时间:2012-07-24  作者:摘要,洛丽塔,洛丽塔

论文导读::洛丽塔》的销量最终青云直上。既亨伯特诱人而老练的、无限的修辞。第一人称视点。要挖掘文本的修辞效果可以从小说的叙述视点入手。
论文关键词:洛丽塔,修辞,第一人称,视点
 

《洛丽塔》或许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上最引起争议的一部小说,反对者对作品的道德感开刀,斥之为“高级色情”,经历了曲折的发表风波后,《洛丽塔》的销量最终青云直上。虽然小说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戏仿性,但它始终渲染着沉重的悲剧色彩,最终被列入了严肃文学的行列,成为21世纪的经典之作。

《洛丽塔》叙述了一段为常理所不容的乱伦恋情。一个叫亨伯特的中年男子疯狂地迷恋上一个12岁的少女,为了接近她,他甚至不惜迎娶她的母亲,后来女孩的母亲在亨伯特蓄意谋杀之前遭遇车祸身亡,亨伯特随即达到了他的目的,并带着洛丽塔开始了旅行。后来洛丽塔同一男子私奔,亨伯特四处追踪,最终将那个男子杀掉,自己却因杀人入狱,病死于监狱,洛丽塔也因流产而死。

小说的主题严重地触动了社会的道德神经,然而读者一旦开始阅读,似乎被一种来自文本的魔力吸引人文历史论文,亨伯特的罪行渐渐地被读者忽略,甚至成了被读者理解、认同和同情的对象。英国文学批评家莱奥内尔·特瑞林指出:“我们对《洛丽塔》中所呈现情景的反应是震惊,当我们意识到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已经原谅了亨伯特的罪行时,我们会发觉这种震惊更加强烈…。我们的道德暴行的概念都已经被消解了。在读者心中,故事似乎变得越来越富有人性、越来越“可以理解”…。小说修辞学家韦恩·布斯在谈到《洛丽塔》时也指出:“读者无法使自己摆脱一个邪恶的意识中心,既亨伯特诱人而老练的、无限的修辞。”

文本的这一阅读现象引出了下面的疑问:这是作者创作的漏洞或败笔,还是他有意要达到的修辞效果?作者对亨伯特的态度怎样?作者究竟要读者站在哪里?本文作者认为,回答这些问题将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洛丽塔》,而这些问题实际上正是韦恩·布斯的小说修辞美学的研究内容。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所说的修辞,并非指为了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而采用的修辞手段,而是指作者通过作为技巧的修辞选择,构成了与叙述者,人物及读者之间特殊的关系,由此达到某种特殊效果。他强调叙事是隐含作者向读者传达知识、情感、价值和信仰的一种独特而有力的工具,修辞的目的在于“说服”受众接受信息发送者的观点和立场,在于通过对有效的技巧、手段的选择,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

本文认为,要挖掘文本的修辞效果可以从小说的叙述视点入手,因为视点总是影射隐含作者(文本中作者的第二自我,排除了真实作者生活中的现实因素,是一个美学概念)对作品的态度。

视点乃是小说家为了展开叙述或为了读者更好地审视小说的形象体系所选择的角度及由此形成的视域,是从隐含作者、叙述者或人物的角度对某一观照对象投射出的视线。 选择什么样的视点,换言之,从谁的角度来观察、审视小说所讲述的一切,往往体现了作家的价值立场和情感态度,也会直接影响读者对小说中人物及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布斯认为视点不仅关乎故事的叙述机制,还关乎隐含作者与读者以文本为媒介进行的价值交流,我们研究视点就是为了找出它是如何与文学效果发生联系的论文的格式。隐含作者为何选择了这种而非那种视点?叙述视点在作品中如何生成意义?

第一人称视点

第一人称视点的叙述者“我”可分为三种:“我”作为所叙述事件的偶然目击者,“我”作为故事的次要人物,及“我”作为故事的主角,三者在小说中的介入程度是不同的。研究第一人称视点重要的是要区分第一人称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像其他人物一样,只是隐含作者所创造的元素之一。

《洛丽塔》是一部白人鳏夫的忏悔书,亨伯特理所当然地成为故事的叙述者,叙述者“我”是故事的主角,他全神贯注地讲他的故事,自觉地构造叙事,为了服务于讲故事的动机,处于某种修辞目的,力图达到有效的叙事的最大艺术效果。这个不可靠叙述者(对于这个叙述者所陈述的内容读者有理由怀疑)的介入程度之深之广几乎使他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范例。

第一人称视点具有许多第三人称所不具有的优势。这种视点将读者直接引入“我”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能让读者直接接触人物的想法。第一人称视点使亨伯特最直接地从感情上影响读者,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可以直接进入他的内心世界人文历史论文,他对洛丽塔的疯狂迷恋、狂喜和抑制的痛苦等等都最直接地传达给了读者,也最大程度地获得了读者的同情。例如,小说开头的那段激情诗化的倾诉:“洛丽塔,照亮我生命的光,点燃我欲念的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顶到上颚做一次三段旅行。洛。丽。塔。” 狂热之情喷涌而出,作为开场白如此富有激情,对读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再如,亨伯特和洛丽塔旅馆生活的第一夜,他给洛丽塔服了安眠药之后,在走廊等待时内心那种焦急、狂喜之情,若采用其他人称视点势必会大大减弱。

第一人称视点人物总是处于优越的地位,其他人物都要经由他的“过滤”,才能进入小说。亨伯特利用叙述者的优势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具有绅士和艺术家气质的形象;而洛丽塔被描写为一个粗鲁、俗气、性开放的美国女孩。他对洛丽塔的美丽外表的处理更是一个经典的修辞手段。洛丽塔的美被亨伯特描写成一个“迷惑人”的“小妖女”,她不是普通孩子,而是被魔鬼附身的少女。而亨伯特身上的特殊的诗人气质使他难以逃脱“小妖女”的魔力,对于诗人要摆脱这种魔力是痛苦的。洛丽塔做为人的身份被抽象化、妖魔化,读者就不知不觉地有了这样一个印象:危险的不是亨伯特,而是洛丽塔,因为洛丽塔已经被非人化、抽象化,对她的伤害也因此被最小化。

第一人称视点也为亨伯特提供了便利,他可以随意加工事实,控制、指导读者的价值判断,迫使读者他的标准和态度判断其他人物,将他的主观评论强加给读者。亨伯特和洛丽塔第三次独处时,一起坐在客厅沙发上,洛丽塔打开杂志找到一幅画给亨伯特看,画面上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画家仰卧在海滩上。旁边,同样仰卧着一个米罗的维纳斯雕像的复制品,一半埋在沙子里。画中并无任何明确的不健康内容。但亨伯特急忙说道:“我连忙把这本淫秽杂志扔到一边。” “淫秽”一词立即让读者看到洛丽塔的粗俗,而这本杂志究竟是否淫秽,读者无从考证,只是被强加了一种印象。亨伯特的这种主观评论在小说中俯拾即是。

亨伯特利用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优势进行自我辩解,几乎成功地获得了读者彻底的同情和认同。读者已经难以摆脱他的修辞,完全沉醉于他的内心世界。

距离控制

然而,隐含作者为何采用了亨伯特的第一人称视点,赋予了他看似无限的修辞权利呢?笔者认为,这是为了在文本中形成距离,隐含作者通过控制这种距离来实现他的修辞目的。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发展了英国美学家布洛的审美距离概念人文历史论文,将其引进其小说修辞美学体系。布斯提出:“任何阅读体验中,都具有隐含作者、叙述者、其他人物、读者四者之间含蓄的对话,上述四者中,每一类就与其他三者中的每一者的关系而言,都在价值的、道德的、认知的、审美的、甚至是身体的轴心上,从同一到完全对立而变化不一论文的格式。”

布斯认为,小说中的距离有以下几种:1、叙述者可以或多或少地远离隐含作者。这种距离可以是道德上的、理智上的、时间上的、或身体上的。 2、叙述者可以或多或少地远离他所讲述的故事中的人物。 3、叙述者可以或多或少地远离读者自己的准则。 4、隐含作者可以或多或少地远离读者。5、隐含作者可以或多或少地远离其他人物。距离在文学阅读中是动态的,最佳的阅读效果是随着阅读的展开,隐含作者与读者的信念规范达到一致。

读者在阅读《洛丽塔》的过程中,与叙述者、隐含作者之间在道德上形成了距离。读者和第一人称叙述者之间的距离表现在:尽管亨伯特利用了第一人称视点为自己辩解,读者也几乎对他产生了同情之心,但除了接近小说最后一章时,读者从来没有完全认同叙述者的道德观,还是清醒地认识到亨伯特的残忍,所以二者之间在道德方面存在着距离。隐含作者和叙述者之间的距离表现在:隐含作者一方面采用第一人称视点,由此赋予他无限修辞手段以获取读者的同情和认同;另一方面,又让亨伯特的自我辩解暴露出自身的虚伪和残酷,在幕后对亨伯特的修辞行为冷嘲热讽。所以,在道德判断方面,隐含作者与叙述者,读者与叙述者之间都是对立的。直到接近故事最后一章,亨伯特渐渐放弃了自我辩解,真正意识到自己对洛丽塔的伤害,为自己罪恶行为感到悔恨时,叙述者、隐含作者及读者之间的距离才逐渐消失。

距离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修辞意义,小说家对距离的控制,最终体现为他要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读者,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反讽。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叙述者哈克是个流浪儿,他声称自己邪恶,因为他帮助黑奴逃跑,公然蔑视法律,但隐含作者却在他身后默默地地赞美他的美德。他表面上要否定的东西,恰恰就是隐含作者所要肯定和赞美的东西。《洛丽塔》则正好相反,叙述者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的无辜和善良,而隐含作者却在幕后对其报以冷笑。

隐含作者通过运用第一人称视点以及距离控制,最开始对亨伯特的反讽到最后的肯定,曲折地表达了普遍存在于亨伯特以及多数人身上善恶难分的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人文历史论文,并把读者从单一的理性世界中拯救出来,达到对非理性存在的认同。

读者看到,一个痴迷于爱恋的个体如何从自我辩解到顿悟自己的迷恋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这份爱根源于变态,不可避免地终于爱者的毁灭,但最后却肯定和颂扬了爱者的人性。通过对叙述者的修辞策略的控制,成功地把以上思想传达给了每一位《洛丽塔》的读者。

注:

①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②③ 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洛丽塔》,黄建人 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第4,56页

④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胡苏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75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德伯家的苔丝》—哈代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_杂志网
下一篇论文:自然美的发现及魏晋士人的山水情结_魏晋玄学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