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科技英语的表达要尽量客观、准确、严密。在科技翻译中。译者在理解和表达时。语篇分层修辞。
关键词:语篇分层修辞,科技翻译,理解,表达
科技英语是论及或者谈及科学技术的一切题材的书面语和口语,包括科学著述、科技论文和报告、实验报告;科技情报和文字资料;科技实用手册等。科技英语的表达要尽量客观、准确、严密,叙事逻辑缜密、清晰流畅。在科技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性:(英语的精确度高,汉语的模糊性大等)和科技文体特点(专业词汇多、名词化程度高、复杂句式多等),译者在理解和表达时,总会遇到重重阻碍。许多研究著述都从微观的角度看英汉科技翻译中的词汇、句法、结构中的问题,这些给译者打好做好坚实基础。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语篇的角度,探讨科技文体的修辞层次给翻译中理解和表达的启示。
1语篇分层修辞的基本内容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表意明确、表达新颖、生动是修辞的主旨。语篇修辞是创造表意明确、表达新颖生动的语篇的手段。具体说来,作者运用语篇修辞,根据特定语篇读者的特点,选择和组织信息,以准确、鲜明的方式表达语篇的内容,实现语篇的特定目的。论文检测。语篇分层修辞,是1985年著名语言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特里姆波尔(Louis Trimble)在其出版的专著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discourse approach(《科技英语——语篇法》)中提出的理论。为了让读者清楚地把握语篇的信息脉络,Trimble把语篇划分为四个修辞层次,即整个语篇的目的;达到语篇目的的修辞功能;特定修辞功能;修辞方法综合。
2语篇分层修辞科技英语翻译的指导意义
借鉴Louis Trimple 的语篇分层理论,于建平将科技英语语篇的修辞分为以下四个层次:(于建平,27)
第一层 |
科技英语语篇的主题 |
第二层 |
一般修辞功能——对语篇研究情况的说明 |
第三层 |
特殊修辞功能——描述,定义,分类,指令 |
第四层 |
修辞关系——各修辞单元内部和之间的关系 |
注:第三层、第四层研究过程陈述
具体的说来,第一层是科技英语语篇的主题,如一份实验报告的主题是“详细描述一项实验”;一个科技产品手册的主题是“介绍产品的具体情况”;一篇科技论文的主题是“提出新的假设或理论”。
第二层是一般修辞功能,它是为达到第一层次目的——语篇主题的修辞功能,为了详细描述一项实验“提供某项实验设备或实验程序的信息”;为了介绍产品的具体情况,“提供产品主要构造的信息”;为了提出新的假设或理论“报道前人的研究成果或阐明假设的前提”。一般修辞功能的具体内容和体裁或语类的研究成果联系紧密。
第三层的特殊修辞功能是为了发展第二层次修辞功能的特定修辞功能,包括描述(Description)、定义(Definition)、分类(Classification)、指令(Instruction)等。
第四层的修辞关系,表示第三层次的内部关系,包括顺序关系,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也包括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对照关系、类比关系、和例证说明关系。
从语篇分层修辞理论看,为了准确理解一篇科技英语语篇,译者的理解要经过下面的分析路径:1确定语篇主题;2 根据语篇主题预测语篇的框架结构或次主题;3根据语篇的次主题预测语篇功能;4根据不同功能确定小句内部关系。
语篇分层修辞理论,特别是关于第三层次、第四层次的论述,对于科技翻译的理解和表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提高译文质量的有效方法,可使译文目的性明确,意义连贯,层次清晰,逻辑缜密。
3语篇分层修辞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科技文章的译者在拿到原文时,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大量的专业词汇、涉及的陌生的专业知识,让译者难以理解,翻译更无从下手。从语篇分层修辞的角度看,译者完全可以先抛开这些难题,从宏观的角度,切入原文,再自上而下的理解原文,重新表达原文。
例1:
①The CDC STAR-100and Texas Instruction ASC computers are large-scale, high-performance, vectormachines which incorporate many advanced design features such as multistreamprocessing split pipelined arithmetic units, and hardware macroinstructions. ②In fact, there are many striking similarities betweenthe 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these computers although the techniques to achievethem are different. ③For example,both machines have a memory bandwidth of 12.8×109 bits per second,yet the STAR-100 usec 1.28 usec core memory and the ASC employs a 160-usecsemiconductor memory. (冯梅,44)
该语篇含有大量专业词汇、专有名词,初看时深奥难懂。依照符合语篇分层修辞的理解过程看,从②句得出,该语篇的主题是将两公司生产的两种类型的vector machines进行对比,t它们有显著的相似功能属性(strik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functionalattributes of these two computers),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thetechniques to achieve them are different)。在对比过程中,采取一般修辞功能,说明两种向量机的相似之处和相异之处,在该段中,相似之处的说明放在主题句之前,相异之处的说明放在主题句之后。在特定修辞层上,主要采用了描述的修辞功能,描述了两种机器相似的功能属性和相异的技术内涵。而在第四层次上,在描述相似之处时,采用的是例证说明内部关系(many advance design features such as…);在描述相异之处时,采用的是例证说明和比较对照内部关系(…uses 1.28 usec core memory and the ASCemploys a 160-usec semiconductor memory)。至此,译者已经可以充分把握原文的内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