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整合供应链、重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论文网

时间:2015-01-24  作者:黄俏
我国的服装、鞋帽、玩具、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转移时也在有意无意间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之中,这种纳入固然使我国在传统国际贸易之外,获得了新的参与国际分工的途径,为我国进入服务于全球市场的世界主流分工网提供了契机,但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是跨国公司向我国投资的基本动因,我国在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分工体系中被作为低增值环节生产基地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其实质是被动接受发达国家所转移的落后产业,使得我国的产业升级相当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分工部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供应链危机正是这种被动受害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处于全球供应链的最低端

在全球供应链“V”型的微笑曲线中,高附加值的部分处于供应链的两端,一端是研发与核心技术,另一端是渠道和品牌,制造业则处于供应链的最低端。2008年我国研发经费仅占GDP的1.4%,与发达国家2%的水平相差甚远,而在2007年评出的全球100大品牌中,美国、日本、德国占了2/3,亚洲仅有9个品牌入围,中国无一上榜。我国从传统的玩具产业到高新技术的电子信息产业,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品牌,由于缺乏品牌和核心技术等深层次竞争优势,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只好持续地为世界各大厂商做OEM产品,依赖核心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而生存,赚取的仅仅是加工费,90%以上的利润都被外国品牌商拿走,而在附加值高的研发、设计、销售等供应链环节上皆不具备控制能力,几乎没有地位可言。目前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是处于供应链的最低端。

(三)低成本价格优势逐渐丧失

全球供应链的基础是供应链的整体最优,其基本前提是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大多是建立在当地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之上。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逐年攀高,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更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上涨,此外人民币自从汇改以来持续不断地升值,这些对于高度依赖价格竞争策略和汇率固定环境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经营风险正在迅速放大。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其自身产业结构的制约以及外在经济、政治环境的压力,其低成本价格相对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许多周边国家如印度以及越南等东南亚新兴国家的制造业飞速发展,其劳动力价格已远远低于我国,低成本的竞争对手正在不断涌现。相比之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比较优势不再明显。

(四)传统的推式供应链模式导致供需严重失调

在该模式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先生产后销售,企业一般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期望以大规模生产相同品质的产品满足不确定的顾客需求,以降低产品成本,并使最终市场价格低廉。但随着现代市场的变化,这一传统的推式供应链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此外,由于考虑到生产和供货的提前期,零售商为了避免缺货,往往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导致零售商的订单往往要大于估计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以此类推,同样的情况会发生在从批发商到各级制造商的订单上。当零售商跟消费者之间出现销售不畅时,零售商会减少存货,从而补货量会比预期的需求减少。根据从零售和经销两个阶段来的订单,产品制造商看到消费者的需求变动程度会增大,导致制造商难以确定适当的生产计划。这种需求信息不断扭曲放大现象,管理学中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令推式供应链模式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确定适当的产能配置,生产不具柔性和灵活性,在面对全球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不能进行快速反应并及时满足市场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使得供需严重失调。

(五)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混乱

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依赖外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因为季节因素、市场因素、资源因素而出现订单不均衡现象:每次加工产品不同、批量不等、作业类型繁多、产品类别复杂和辅料种类多,企业又缺乏项目管理人才,往往对每次订单不制定具体的详尽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或者作业计划不周,临时性的生产突击现象严重;或由于计划能力较差,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部分劳动力不断处于打补丁的处境,导致现场混乱、人员等待和机器设备等待的现象司空见惯。致使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成本上升,原有的价格竞争优势大打折扣。

四、建议

(一)优化企业内部供应链,推行精益生产

企业的供应链从纵向的角度看有三个层次:基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内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企业的供应链、企业供应链与企业供应链。在这三个层次的供应链中,企业内部供应链是一切供应链的基础,它是由企业的采购供应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客户服务部门、信息部门、财务部门等为职能单元组成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流的功能网链。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是基础,没有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优化就不可能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延伸到企业外部,建立与其上游的供应商关系,与其下游的顾客关系,从而使之与中间层次和最上面层次的供应链对接和协调运行。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管理发展策略研究-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知识转移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_知识转移动机-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