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完美结合-浅议王维的禅与禅诗_美感-论文网

时间:2015-01-18  作者:王哲
诗人与佛学的结合,说明他们在深奥的宗教哲理背后,找到了具体可感的人生情味。诗人修禅,并不只是对佛教禅理的钟情与虔诚,也是对社会和人生的自赎与移情。佛国就在人间,世间人通过菩提发愿禅悟净修,秽土就是净土。现实中所无法满足的,只好遁入艺术创作于审美的虚境中弥补。于是他的山水诗便自然的融入“禅法”,运用各种手段来营造清幽、肃穆的诗境。早期王维接触的是北禅宗,注重修禅打坐,在《旧唐书》中称他“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在他的诗中随处可以看到“禅寂”“安禅”的字眼。后来接触南宗禅后,深深为那“青青翠竹,尽是身法;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打动,并在诗歌中流露出与南宗任运随缘自由境界相同的诗歌。

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之三)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四秋(《过感化寺县上人山院》)

此为受北禅影响的诗歌。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虽然诗人没有摆脱北宗禅的修行方式,但是已非原来孤寂的打坐参禅,诗人更多走向自然,在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安顿,在这宁静的大自然中诗人得到了顿悟。尾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表面上看似答非所问,实际上参透了王维受南禅的影响。

在《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中,他写到“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心不世也,而身未尝物。物方酌我于无垠之域,亦已殆矣。……”王维是以这种“幻化”的眼光来看人生,看世界,自觉地去除因为烦恼而带来的种种世俗束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一切都在有无色空之即。

在《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中有云:“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一作都)阴界,何方置我人。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诗中描述的是佛学的一种境界,这些诗句都带有很浓禅味。诗中有很多佛学名词,要想真正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还的对佛法有一定的造诣。佛说境随心现,宇宙万物都是这个“妄心”所变现的,真心是没有丝毫念头的。有念头就有三界六道,心清净道极处就是禅定。禅定达到一定的境界就可以脱离六道轮回(罗汉果位)。微尘念就是很细微的念头,正因为有了这一细微的念头,横有朝露身,朝露就是早晨的露水,存在时间很短的,形容时间很短暂。有生必有死,那没我死了一后又会流落到那一道呢?修学佛法障碍多是因为思想坚固太主观不可开化、如果能脱离六道,我宁可舍掉一切。诗中以“宾、主”喻“空、有”,意指必须了悟“空”理,达非空非有之境,方能成就佛道,得以解脱。这分明是受佛家“四大皆空”的影响。《旧唐书》说他“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素食生活的淡安与和平,在王维的笔下,更是多了几分雅韵和审美的意味。

禅意内涵的反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佛教美学要求‘审象与净心’目的在追求艺术作品中超凡脱俗的心性美”佛教人明心见性,王维曾提出“审象与净心,成形于纤手”的主张,用禅者的目光观览自然万物,用静定从容的的心情体味生命,把禅的体验融合到雅致的诗句中。因而在他的诗中往往包含着意境深远的禅意,在诗境与禅境之间形成了一个契合点,使二者相同。

三王维禅意世界及禅境魅力

禅是中国人接触大乘佛教教义后认识到自己心灵深处而体现到哲学与艺术方面的表现。王维的生命构成的形式,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表达禅定时体验都的那种闲适自然的情趣体现禅宗追求“净心”和“无念”的宗旨。达到所谓“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禅宗的宗旨,正如释迦摩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维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其目的在于“万物一体的真如全体的妙心”旨在告诉人们“得意者越与浮言,悟理者超越文字”艺术的语言是相通的。诗与画在表现艺术上有共通之处,画理往往可用于诗理。好的作品,总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兼为诗人和画家两大身份的王维,历来被推许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手。王维山水诗中所蕴含的禅意,集中地体现为闲静空寂的境界。这不难理解,空寂地境界是禅宗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最好的去处自然是绝无人间烟火的山水之间,借助寂静清幽的山林来摒心绝虑,忘却尘世纷扰,从而进入空寂的禅境。在这里,'闲静空寂'既是禅境的写照,也是自然山水的写照。王维以'澄净'的心境观照空山寂林,进入除尘净虑的'寂静界',直觉体验山林之境。禅境是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就如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蓦然见到的'那人',犹如迦叶尊者在灵山会上心有妙悟时的破颜一笑。这时,诗的意境实际上是表现为禅境。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意境的高处即是进入了不可思议的禅境。禅宗的悟道,忘却心机,忘却物我的境界,与意境的心物合一,物我神游是统一的。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窦娥”新论”_下层社会-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国古代宦官制度沿袭变迁与古今社会现实_现实生活-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