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完美结合-浅议王维的禅与禅诗_美感-论文网

时间:2015-01-18  作者:王哲

论文摘要:王维与佛禅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思想多受佛教的影响。王维在他悦动无声、喧寂如一的禅诗中,完美似乎能感受到诗人情见双泯、生灭自然的禅观,不禁为诗人的禅学修为和禅学理念所折服。他“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理人诗“而使其佛性十足。释道交融使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具有情趣美、含蓄美、静态美、绘画美等特点。让人品味诗意唯美的时候感受到禅意无限。本文拟从王维的习禅历程和分析禅诗意境美来揭示禅与诗的完美结合后的美感特质。
论文关键词:王维,佛教,参禅,禅诗,美感

菩提萨剩佛教中堪称大德者,俱为大觉有情之人,唐代多才多艺的大诗人王维可以说是这样一个人。他被后世称之为“诗佛“这一方面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另一方面是他有丰富的宗教实践。对禅门妙方的参悟可以说是深得禅家三昧。甚至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王维自称“以般若力,生菩提家”(《赞佛文》)诗作受到了禅宗思想很深的影响,他的山水诗中往往包含深远的禅意。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艺意境做了很好的总结。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六)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他因受荷泽神会禅师所托,作《六祖能禅师碑铭》,成为后来研究禅宗史的重要史料。可见王维在禅学与诗学的伟大造诣。

一王维的禅宗思想渊源

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依附“黄老之学”经与三玄合流,到隋唐得到了充分发展。盛唐是禅宗勃兴之际,禅宗兴起和唐诗蔚为一代文学精华几乎同时,归趣根本不同的宗教与文学相得益彰。而禅和诗都需要内心体验,都重视象喻和启发,都追求言外之意。禅宗这种宗教实践和诗歌创作实践的某些类似性,提供了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禅宗南朝竺道生倡导佛性论、顿悟论逐渐演变而成,唐诗则是由南朝“永明体”和山水诗蜕变而来。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谈禅、参禅,作诗表达禅趣、禅理,禅师也和诗人酬唱、吟诗,表达人生理想、境界,从而表现出禅对诗单方面的渗透和侵染,为唐代诗歌创作打开了新路。以禅入诗,为唐诗注入特有的禅趣。王维(701-761年或698-759年)字摩诘,平生奉佛,素服长斋,仰慕维摩诘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当时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而王维则被称为“诗佛”。王维的诗篇主要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写,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如《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这本是慰病之作,作者却用禅理的思想来解释人生疾患。作者认为,人有世俗之念,所以眷念人生,才会走错道路。如果你没有佛学基础可能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其中“四大因”、“根性”“阴界”“连华目”“香积饭”“声闻”等等都是出自佛典,各有要义。一首情真意切的慰病诗写的此般枯燥,从其中的禅理来看更像是佛偈而不是诗。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宗教相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其中,禅宗正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其“身形相离”、“出世而不离人世”的形式特征,融合了中国传统知识。在他生前就被世人称为“当代”诗匠,又精通禅理,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正是因为他笃志信佛,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他在《叹白发》诗中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在《饭覆釜山僧》更加明确的说“一悟寂为乐,此身闲有余。”清代王士祯说王维的诗“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带经堂诗话》卷三)王维早期虽以儒家思想为本,但因受家庭影响,佛家思想也始终伴随着他的生活。其家人都虔信佛法,茹素戒杀。据其所写《请施庄为寺表》说,他的母亲“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素食,持戒安禅,乐往山林,志求寂静”据考证,大照禅师就是神秀的嫡传高足,北宗禅七祖普寂。诗人从小可谓是对佛法耳濡目染,他所结交僧人为数甚多,记载在诗文中的就有道光禅师、睿上人、道一禅师、瑷公上人和六祖门下神会禅师等禅僧。从小就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丧妻后他既独身修身参禅,中年以后的宦海沉浮使他潜入空门,晚年的他则干脆“万事不关心”了,唯有参禅悟道。禅宗发展到五祖弘忍大师后分为北宗神秀南宗神慧两派。初期,王维依母亲修北宗禅。对那些“闲居净坐守本归心(净觉《楞伽师资记》卷一)的禅法很是倾心。在开元二十八年,王维在知南选的途中与南宗禅师神会相遇于南阳由此后王维对南宗“真空妙有两不相仿”,“担水砍柴,莫非妙道”的禅法甚为佩服,从而更痴迷南宗禅。王维热心习禅,与他个人遭遇和个性都有密切联系。他生在“开元之治”受时代感染,有志于效力于当时。在他的早年的作品中时有展现。但他的仕途不是很顺利,特别是张九龄的罢相给他很大打击。他“中岁颇好道”(《终南业》)四十多岁后热衷于参禅习佛。王维正是体悟到了自己内心中的无束无缚、无牵无挂自我从而达到了自性的圆满,就体悟到一种解脱、和谐的感受这种轻按和宁静自在与天地同流万物归一的感受。在这里,王维将“闲居净坐”的北禅和“至人达观,与万物齐攻,无心舍有,何处依空”的南禅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人特有的“以寂为乐”“空有不二”的禅观修行方式。然究其人生经历诗歌创作可以发现“诗佛”并不仅仅诗韵空寂便可当之。乃在于王维其人已然是个禅者了。

二王维诗中禅意的感悟

有学者认为“王维之所以没能成为伟大的诗人,不是宗教意识太淡薄,而是宗教意识太浓厚”。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窦娥”新论”_下层社会-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国古代宦官制度沿袭变迁与古今社会现实_现实生活-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