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试比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马桥词典》_现实-论文网

时间:2013-10-19  作者:王卿

论文摘要:马桥词典》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文学的“现实”思考上契合。《马桥词典》中有许多精神现象的描写有普世价值,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小说在扎根熟悉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呈现出许多对乡土的过分依赖。《马桥词典》的词条形而上色彩不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浓厚,但是韩少功把地方言语的魔力展示出来。
论文关键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马桥词典,精神现象,现实,叙事视角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87年到92年,中国翻译界集中地翻译了昆德拉的代表作品,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中国与读者见面,包括《为了告别的聚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玩笑》、《不朽》、《小说的艺术》、《笑忘录》和短篇小说集《可笑的爱情》。之后陆续有中译本在境内境外初版。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后面简称为《生》)最初是由中国当代作家韩少功和其姐姐韩刚翻译介绍到中国,于1987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李凤亮的著作《沉思与怀想》中有一节谈到昆德拉作品的中译本概况,其中显示从1987年8月到1992年9月除了韩少功、韩刚之外没有别的译者翻译这本书。而1992年10月中国分别加入《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世界版权公约》,根据这些国际公约和国内的法律约定和规定,翻译出版境外作家的文学作品,必须有作家本人或原作出版商的中译授权。又根据《读书》上的一则《联合声明》,上海译文出版社与米兰·昆德拉于1992年5月达成协议,此出版社独家获得他的授权,享有在中国以图书形式翻译出版、发行一批昆德拉作品的中文版的权利,其中包括《生》。2003年7月此书由许钧翻译出版。至此,可以确定这部书在中国有两个译本。但是,许钧的译本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韩少功作为最早介绍昆德拉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和翻译《生》的人,他对昆德拉的作品有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文学判断,他在写于1987年的序中说:“中国作家们刚刚写过不少政治化的‘伤痕文学’,哲学的贫困和审美的粗劣,使它们哪怕在今天的书架上就已经黯然失色。昆德拉也写政治,用强烈的现实政治感使小说与一般读者亲近。”韩认为,不同的是昆德拉不是一位‘伤痕’作家,没有大冒虚火地发作政治情绪,揭示入侵者和专制者的罪恶。他接着评价说:“对于他来说,伤痕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入侵事件也只是个虚淡的背景。在背景中凸现出来的是人,是对人性中一切隐秘的无情剖示和审断。……昆德拉由政治走向了哲学,由捷克走向人类,由现时走向了永恒”。由此可见韩对《生》的评价之高。

韩少功曾为了澄清写作《马桥词典》没有剽窃《哈扎尔辞典》,说道“昆德拉在《生》中有一章也是用词典方式写的,这本书我不仅读过,而且是我译的。所以我早就多次表明词典体不是我的首创。”他把词典体的小说创作和《生》联系在一起,证明了他创作《马桥词典》受过《生》的影响。但是他没有明确指出也是有道理的,他说:“一个作家读书就像吃饭,吃下了很多作品,但具体说哪一些鱼肉长了我的哪一个器官,哪一些瓜菜长了我的哪一块骨头,恐怕不容易说清,说清了也不值得你相信。”相反,评论家们都乐于抓住作品和言论中的蛛丝马迹来论证《马桥词典》受过《生》的影响。像《韩少功研究资料》中有一篇宋丹的文章说:“在《生》的第三章即《误解的词》中,昆氏又以《误解小词典》为题,分别于第3、4、5、7节采用了词典体小说表现形式,共计十个词条。它们本身就属于该章乃至全书人物与情节的必要组成部分。昆氏在《生》中虽然只是局部采用词典体小说表现形式,但极有可能对作为译者和作家的韩少功后来的以此种形式写《马桥词典》而构成重要影响。”陈思和也在他的《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中也从“接受影响”的概念出发论证了《马桥词典》受到《生》的影响。

韩少功之所以选择昆德拉,两位必有思想上契合之处,比如对“现实”的思考。韩少功在《进步的回退》中讲当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争相进入城市,他却离开城市住进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知青的地方,他说:“有一位报社记者跑到这个地方找我,对我的选择表示了怀疑:你这是不是逃避现实?我说什么是现实?难道只有城市的高楼里才有‘现实’?而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六十九的农民和占中国土地百分之七十五的乡村就不是‘现实’?”《马桥词典》就是农村的现实,是韩少功文学观念的实践。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和特丽莎不断的迁居,最后也是定居于农村,小说里说道:“只要人们生活在乡村之中,大自然之中,被家禽家畜,被按部就班的春夏秋冬所怀抱,他们就至少保留了天堂牧歌的依稀微光。”他们这些举动看似回退,实际上在他们自己看来却是进步。对于韩少功来说,乡村生活曾经占据他的青年时光,就是他的真实。

《马桥词典》中有许多精神现象的描写有普世价值,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小说在扎根熟悉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呈现出许多对乡土的过分依赖。不难想象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小说家的经验世界。昆德拉说他写作时考虑到作品的翻译问题,韩是不会考虑的,即使考虑到,他也没办法去削弱它的浓浓的地方色彩(根)来将就它的传播。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一时的趋势,莫言的高密世界,贾平凹的陕西色彩,作品的地方色彩很容易让人记住。这都是他们熟悉的故乡和多年生活过的地方。

韩少功于《马桥词典》展现的是现实生活中可以体会到但又很难道出所以然的迷惑,这些体验不是不能描述,而是它难以确定,但是韩少功做出了解释,例如“晕街”这一条所说:“人类一旦成为语言生类,就有了其他动物完全不具备的可能,就可以用语言的魔力,一语成谶,众口铄金,无中生有,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事实奇迹。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试析汉字设计在标志中的应用_标志设计-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试论《大学》的经济思想与儒家经济学说_义利观-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