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班主任论文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对策_班主任论文

时间:2011-05-15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后”大学生指的是“1990年到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1】。面对其出现的新特点、新需求。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特点,对策
 

“90后”大学生指的是“1990年到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1】,其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追求独立、张扬个性、勇于接受挑战;但常常又难以摆脱家庭依赖,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面对其出现的新特点、新需求,这就需重新审视“90后”大学生,深入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价值取向、心理需求的新变化,以实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

1、理想信念薄弱,价值取向功利化,但不乏爱国热情。通过调查发现,有45.6%的90后大学生缺乏比较清晰的理想、信念,不知对人生进行如何规划,15.6%的学生不相信理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与“80”后相比,他们的追求更加功利化、世俗化,如在对待入党的态度上,45.8%的学生认为为了更好的找到工作,只有6%出于个人信仰;如“到2020年你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的调查中,72%的男生希望有“豪宅、好车、美女”, 48.6%的女生希望“嫁一个好老公、有房、有车”。“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90后”大学生身上出现了拜金主义的倾向,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因此,在“90后”大学生当中开展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迫切需要的。

“90后”大学生,虽然理想信念薄弱,但在关键时候论文格式模板,他们却充满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在2009年新疆“7.5”事件和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钓鱼岛撞船事件及广州亚运会等影响较大的事情中,“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如88.7%的学生认为在震灾、雪灾事件等重大灾难面前应该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时,他们的爱国热情令人欣慰,如“你如何看待分裂分子”,98%的学生对“藏独”、“疆独”和“台独”分子深恶痛绝,他们热爱祖国,渴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这说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是较高的,大是大非观念是强的,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实效。

2、个性独立,乐观自信,但适应能力较弱。“90后”大学生推崇的一句话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在独立的思考与选择上,他们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如“你考大学报考志愿时,主要是依靠谁?”,61%的学生选择了“参照父母老师建议,但主要是自己做决定”,18%的学生 “完全是自己拿主意”,这反映了这一代思想上的独立。学校举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很踊跃,登台演讲率达到90%以上。但“90后”这一代基本上都是“6+1”家庭结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在长辈的呵护下长大,衣食无忧,已经习惯或父母已习惯于为其“遮风挡雨”,以至于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

3、心理承受力不强,人际交往存在欠缺,心理问题较多。“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很少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尽管很自信,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一旦遇到挫折就感觉天塌下来一样,失去信心。调查表明,“90后”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主要表现在:在社交场合过分张扬,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要求别人应该怎样,而自身不懂宽容,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渴望交朋友,过分追求虚拟世界,对现实中的友谊不知如何经营。与“80后”相比,“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增多。调查显示,到新的环境,有76.8%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无人倾诉而觉得失落或无助;61.4%的学生感到迷茫和无聊。

4、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论文格式模板,但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安于现状。

二、“90后”大学生的特点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90后”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时期,使他们易于、敢于、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为其带来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竞争、独立、自强的多元价值观念。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90后”大学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在现实生活中淡化道德修养等传统美德。以致形成了错误的世界观、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和错误的婚恋观,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2、家庭教育因素。“90后”大学生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深受家人的呵护,甚至溺爱。他们很少有独立处理问题的空间,即使有,也更多是在父母的指导下做的,习惯于旁人的指导与帮助,对父母和他人有更多的依赖。另外,“90后”大学生的父母一代,其生活压力和生存压力也比较大,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往往倾注在子女身上,对子女的要求过高。一些家长也不注重自身形象,家长心态的浮躁,甚至失衡,也影响着“90后”大学生身心的发展。

3、学校教育因素。大学与高中的学习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学主要依靠自主学习,一些学生不适应。一些高校对德育重视不够,专业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脱节。德育工作依然停留于传统的说教层面,过度强调认知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忽视了习惯形成教育,德育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德育的效果。

4、个人因素。“9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把享受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目标,浮躁、学习不专心,缺乏团队精神等缺点也体现在他们身上。

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90后”大学生有不足之处,也有其优点。但不管怎样,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会逐渐长大并融入社会,并将引领时代的潮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多种措施,把握其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引导,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90后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一是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论文格式模板,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确处理好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确立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目标;三是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创造精神;四是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让提高修养、远离庸俗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3】。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思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三师一友”,即“人生导师、学习教师、生活良师和情感沟通的朋友”。但目前辅导员大多数都是“80后”的一代,“80后”作为“90后”的导航者、引路人,虽然有年龄相近,易于沟通的优势,但同样地缺乏社会阅历,人生经验不足,对一些发展趋势把握不住。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辅导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引领他们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道路。对辅导员的培训,主要内容应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实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人生期望与职业发展实际的关系等方面,以使他们能更好地引导“90后”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地对待人生。

3、实施体验式教育,不断优化和完善实践教育模式。“大学教育一旦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必将会抽象化、客体化、空泛化,导致它流于虚空、形式、无效”【4】。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生活体验教育。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非常提倡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习惯。对此,他作过很多精辟论述。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获。”要推行体验式实践教育,就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课堂、两个阵地,既重视课堂的认知教育又重视实践教育,使“90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练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论文格式模板,如为其搭建创新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科技创新及各类比赛等,让“90后”大学生充分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把创业的意识和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准则,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实效性。“90后”大学生在思想及行为上有其特点,在做思想教育工作时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探讨有效的工作方法,开辟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渠道,在内容上使他们喜闻乐见、乐于接受,在方式上贴近他们生活、贴近实际,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开辟网络阵地,以QQ群、博客、飞信、邮件、网上留言等形式作为与“90后”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二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大政治理论学习的教育力度,加强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和团队意识培养,探索有效思想教育载体,拓展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三是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到宿舍,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送到学生的“家”。

总之,“90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正确把握其身心发展规律,用我们的关心、爱心和责任心,发挥他们的自信力、创新力、创造力,使其健康成长、成才,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N].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12日第6版(教育·科学).
【2】王茜.“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科技创新,2010,(8).
【3】郑士鹏,王永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教育研究,2009,(13).
【4】王素英.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议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的作用及推行导师制的意义
下一篇论文:也谈班主任工作_工作看法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班主任论文
最新班主任论文
读者推荐的班主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