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班主任论文

浅议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的作用及推行导师制的意义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所以学校应确定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主体地位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有职有权,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可以把班主任职责与教师业务指导融为一体,对大学生从以“管”为主到以“导”为主,导师可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介绍给学生,并结合班主任的日常教育管理,引导学生自我处理日常生活琐事,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作用,意义
 

1.本科生导师指导方向

本科生导师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科生导师中导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纪、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帮助学习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排除心理障碍。

第二,指导学习了解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研究内容、方向和前沿动态,使学习尽早了解、明确所学专业内容、发展方向等。

第三,导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被指导者,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兴趣、特点,正确认真自己,合理定位;按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四,引导学生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加强个别辅导。

第五,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促进学习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六,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策划,不至于使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感到无所适从。

2.导师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

2.1导师是本科生管理的主体

在学校中,和学生交往、接触最多的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没有建立与之交往和信息沟通的桥梁,就会无的放矢,就会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学校应确定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主体地位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有职有权,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生导师与学生容易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自我完善、全面发展。据了解,有的高校向低年级的每个班级或者寝室都派一个优秀的学生导师,效果较好。免费论文。有的学校在新生入校时,就派学生导师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心态、爱好,不断举办各种流通座谈会,使新生对专业和学校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2.2导师是本科生选课制实施的保证

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学习时间,实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此外,通过自主选择主讲教师,从而在制度上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激励机制。

2.3导师更有利于本科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大学导师比班主任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免费论文。大学班主任有意或无意地承袭了中小学期间建立的班主任概念,对学生在生活琐事上过多呵护,而青年人在志趣、爱好方面特有的活力却得不到及时细心的引导。免费论文。

其结果使学生正在形成的独立能力受到抑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对他人的过分依赖,这对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实行导师制,既可使教师集中精力于授业解惑,又可在相应制度保证下,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我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和性趣受好的发展,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2.4导师制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导师制的工作重点是因材施教,目的是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导师对学生的感化优势。实施导师制,促使导师必须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思想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钻研不畏艰难的精神和为国家社会服务的职业道德。同时,导师在了解学生个性、志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指导其制订学习计划、修读课程,介入导师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出客观分析与评价,引导其不断改进。这种不断调整、及时指导的指导培养机制,可转化为对学生的不断激励,也可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导师指导下,发挥最大的潜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2.5导师制更有利于本科生业务专长的培养

在班主任制条件下,学生的组合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纵然授课教师或班主任有心对学生的学习、思考和钻研加以引导,也会因众口难调而无所适从。在学分制和导师制条件下,导师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并对已经形成专业方向、显露业务专长的高年级学生,根据其各自的志趣、能力和爱好进行重新组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共同的求知欲望、统一的学习研究目标和相近的知识结构,必然使导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6导师制更有利于师资队伍的优化

导师制更强调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教师实行挂牌制,是否能给学生上课取决于其是否被学生选择,加上教师还要担当好学生的导师,因而,促使学校对教师培养和再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更有利于教师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充实,从整体上反映出来,就是学校师资队伍的持续优化。

3.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3.1有利于落实学分制,提高大学生选课的科学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全面启动完全(或弹性)学分制,以“学生为本”进行人才培养。学分制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而创制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它以选课制为中心,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习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特长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课程、年限和任课教师,以求得最佳学习效果。但大多数大学生对学分制这种培养模式缺乏了解,有的学生仅凭个人兴趣爱好与毕业需要进行选课,认为自己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只要拿到规定的学分能毕业就行了,不断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趋易避难,选择那些难度小、容易通过的课程,或选修管理不严教师的授课,把获取学分作为学习目的;有的学生把就业作为目标,忽视人文教育,出现过度的职业倾向,违背学分制设立的初衷。在学分制的核心——选课这一环节上,本科生迫切需要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选课的科学性。

3.2有利于完善学生管理体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前高校的学生工作通常由学工处任命辅导员、班主任来做,教学工作由教师负责,形成两条基本上互不相交的管理路线,造成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两张皮”。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可以把班主任职责与教师业务指导融为一体,对大学生从以“管”为主到以“导”为主,导师可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介绍给学生,并结合班主任的日常教育管理,引导学生自我处理日常生活琐事,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3.3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1世纪的高等教育以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人人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的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导师制后,学生所读之书大多是由导师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定,作业由导师单独批改,有什么问题可与导师共同探讨。每个人的学业进度依学生天赋不同而进展各异,避免了“大班授课”的弊端,消除了班级授课制对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的束缚。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些带有科研性质的任务,可以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积极探索、通于进取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导师因人而异的客观分析与评价,会使每个学生在导师的详细指导下,各尽其才,发挥最大潜能。

3.4有利于加强“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我们的教育应围绕着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也就是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以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以使与他人一道参加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我国高校大多针对学会认识,更多扮演“知识工厂”的角色,忽视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学生与老师间的接触仅限于课堂上,导师与其学生间定期不定期的见面、交流,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交流的内容包括学习、生活、理想、未来等话题。这样,导师就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授或影响学生,解决学生的部分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5有利于教学相长,优化师资队伍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本科生导师制强调对导师的严格要求,作为导师,只有具备渊博深厚的学识,了解各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熟悉本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习。而且,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师生交互式的学习与指导过程,导师会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充实,实现教学相长和师资队伍的自我优化。

4.结论

本科生导师制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现代创新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有效实施的强大保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本科生导师制也一定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从而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消除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在思想素质、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戴雪梅,范文杰.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经济师,2004.
[2]江振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0).
[3]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4]刘增科.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若干思考.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
[5]韦卫星等.本科生教学实施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新形式下的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论文:“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对策_班主任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班主任论文
最新班主任论文
读者推荐的班主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