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日瓦戈医生与吕纬甫、魏连殳的比较

时间:2015-09-12  作者:包耿宜
日瓦戈又一次选择了逃离,他找到拉莉萨,他们相爱并互相依靠,为了躲避危险,他和拉莉萨再次来到瓦雷金诺。他们远离尘世,追求人性自由和解放的幻想,但终究不免被严酷的现实所击碎。拉莉萨对日瓦戈所倾诉的那番充满泪水的哀婉悼词,透彻地揭示了他们和现实的差距。拉里萨说“生命的迷,死亡的迷,天才的美,质朴的美——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可是天地间那些琐细的争执,象重新瓜分世界之类,对不起,这完全不是我们的事。”④拉莉萨说出了真谛,的确他们两人的人生理想离现实世界太遥远了,在现实中没有他们的位置,这是俄罗斯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缩影和悲哀。

 

吕纬甫与魏连殳的个人主义精神以及他们自身已被传统的儒家文化深深的浸染,他们的身上同样有着“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儒家修身意,这都是造成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曾经被个性主义唤醒的吕纬甫,曾破除过迷信,也曾以激昂的态度谈论革命。但十年后,当他在酒楼上出现的时侯,我们看到的只有迂腐颓唐,失去活力的吕纬甫。如鲁迅所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炉子,几乎也要血;而且有了血也未必能搬动。”⑤所以鲁迅主张改革中国,就必须发扬“纠缠如毒蛇,执著如怨鬼”的韧性战斗精神,而知识分子阶层虽然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革命的高潮激发起他们奋进、飞翔的意志,但如果他们在革命的征途中没有或者不能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就容易悬浮在半空中,一遇挫折,就容易沉落,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孤独者》中魏连殳本也曾是一个具有傲骨的个性主义者,封建势力和军阀统治虽然给他以巨大的打击,但他没有屈服,他藐视周围一切,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社会隔离开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孤独者”,但没有物质力量的支持,仅靠精神和意志支撑,这样的“孤独”无法长久。他收入菲薄,生活艰难,为生存他深夜拜访朋友,吞吞吐吐的说“不知道那边可有法子想?——便是抄写,一日二三十块钱也是可以的,我……我还得活几天。”⑥对于他,这是何等无可奈何的哀痛告白,这种可怜的乞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为了生计出卖了个性主义的自我和自由,没有了傲骨的他仍表示傲骨犹存,便以愤懑的心情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对社会施以报复,这是狭隘的个性主义、自我主义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的无益反抗和消极的自我戕害,这仍为变相的投降。“失败者”的魏连殳对友人要求“请你忘掉我吧。”像是临死的遗言,他恨自己为了生存而背叛自我,为了生存而堕落,不给自己留下丝毫被解救的希望。

在吕纬甫和魏连殳狭隘的个性主义下的双重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到自我意识的分裂和个性主义人格的解体。吕纬甫一度准确深刻的独到见解;魏连殳的言谈举止更是卓尔不群,他们曾因独具的个性,饱尝攻击和失业的打击。他们的思想曾像黑夜的萤火,不足以照彻大地,但至少可以使有觉悟的青年,感到光亮。但是,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主义只能沉淀在知觉的表层,而无力升华为抗争、战斗和创造之举,这也正是鲁迅先生所要揭示的知识分子的历史悲剧的根本原因之一。

从日瓦戈、吕纬甫和魏连殳,我们可以看到造成他们的悲剧命运的原因大相径庭。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有着俄罗斯知识分子承担历史重任的优良传统,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不乏对这类知识分子的描写和塑造。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多余人”系列,尽管他们空虚痛苦,能力有限,但毕竟敢于不满现实,敢于批判现实,进而发出“我活着是为了是么呢?我生来是为了是么目的呢?”⑦这具有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日瓦戈是生活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俄罗斯进步的旧知识分子,一生都在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尤其是心灵空间的自由,一生都在践行基督的精神。在他眼里,革命会造成生灵涂炭,有违基督精神,所以俄罗斯的前途不在革命而在基督那里,这无疑是托尔斯泰主义的表现。深入考察鲁迅笔下旧时代知识分子,审视其扭曲、畸形的文化性格,我们发现他们的言行,并未与这个悠久深厚的“传统”所决裂,而常常表现出他们与“传统”间,或隐或显的继承关系。“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作为历代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行为法则,从而伴随了他们自生的“得意”或“失意”的不同状态。孔子周游列国之后闭门著书立说,陶渊明唾弃“乡里小儿”即逍遥于东篱之下,其异曲同工之妙,根本就在于现实机遇的变迁;在他们旷达、潇洒的姿态背后,多半隐藏着难言的胆怯与无奈。这一点他们的人生轨迹,可谓不无二致。我们看到,由于他们遭遇的敌对力量的强大——这往往表现为来自周围一般人的仇视和残酷的现实——这导致他们失去作战阵地孤军作战。他们反“传统”的人生进程,既受到时代潮流起伏的制约,有受到“内圣”法则的支配,一旦遭遇人生的挫折,往往变得意志消沉,不能自拔。无论是吕纬甫的妥协于现实,还是魏连殳对社会的报复,都出于这种无力、无奈的心境。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反传统的知识分子却成了为“传统”所埋葬的牺牲品。所以,无论帕斯捷尔纳克笔下的日瓦戈还是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和魏连殳,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关联,他们的悲剧命运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书生栖身新旧交替时代的切身体验和痛苦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 、3 苏联 帕斯捷尔纳克著 力冈冀冈译《日瓦戈医生》[M]漓江出版社,第56页。

2 吴杰中、高云著《论鲁迅小说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8年版,第127页。

4 帕斯捷尔纳克著力冈、冀冈译 《日瓦戈医生》[M]漓江出版社 ,序言。

5 鲁迅《坟》中的《娜拉走后怎样》[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6页。

6 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84页。

7 莱蒙托.《当代英雄》[M] 人民文艺出版社,1956年版,第132页。


参考文献
[1] 苏联 帕斯捷尔納克 著 力冈、冀冈译《日瓦戈医生》[M]漓江出版社。
[2] 鲁迅 著《坟》[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3]李希凡 著 《〈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4] 冯光廉 著《鲁迅小说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 鲁迅 著 《呐喊》《彷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简谈《搜神后记》的作者及其理想社会的成因
下一篇论文:在文学课中凸显学生的知识主动建构意识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