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在文学课中凸显学生的知识主动建构意识

时间:2015-09-18  作者:兰晶

[摘要]建构主义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着重探索如何在英语文学课中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主动建构问题;指出问题情境构建、合理引导学生思维及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等,是课堂上践行建构主义理论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运作方式。
论文关键词:英语文学课,建构主义,主动建构意识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构主义传入我国,即而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建构主义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在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是硕果累累的。我国的教育研究者不仅关注到建构主义对外语教学的重要影响,对教学实践的深远启发,更细致到探讨到了它在外语各门课程中的具体运用。本文拟以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建构,并试图探究其在英语文学课中的运用问题。

二 在文学课中凸显学生的主动知识建构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主要职责是利用具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知识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由对外部刺激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向知识的主动探究者,构建者转变。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指导下,目前,建构主义已经开发了几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其中有一种是关于情景教学的,即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抛锚式教学强调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真实的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成“锚”,而确定这类事件或问题则被比喻为“抛锚”。建构主义提倡在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结合自身的感受和经历,主动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任务最好与现实生活有关,这样学习的知识更容易迁移到生活实践中,所学的知识也就更具有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美国文学选读》Selected Reading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第一单元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自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共同来探讨学习富兰克林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和做法,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就能带着兴趣地把书给读完。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不会让学生感觉是在老师的威严逼迫下不得不学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毫无疑问,这两者的学习效果会相距甚远。被动地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阅读完著作部分学生可能只能大概了解书的内容,而对于具体的情节,任务特色等没有太多自己的看法。而积极主动的阅读则截然不同,学生的主动性会让他在阅读过程中带有目的,带有感情,读完后会有自己的理解,甚至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帮助,这是机械学习很难办到的。

(二)学生的主动建构可以孕育创造性思维与开放思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对新知识的积极构建,而建构过程是认知主体的新旧经验互动的过程,即是对新知识的有意义地创造过程。知识是认知个体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新信息的结果,它是根据认知个体的具体情况来建构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新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这种解释和假设不仅可以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性的,还是富有创造性的。当今的社会已经不再需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需要的是富有创造力,敢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现代教育不但要求学习者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智慧的结晶,更需要学习者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落实到外语教学来说,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英语文学这门课来看,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多读一本书或多认识一位文学巨匠,而是要立足在作品以上,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创造力,探究精神的培养作为其根本目标。那么在英语文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下面将举一个事例作为说明: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的著作《木马赢家》(The Rocking-Horse Winner)(《英国文学选读》Selected Readings in British Literature 第17单元)时,可以有意地不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尾或省略高潮部分,取而代之的是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根据前面的故事情节做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推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敢于想象的舞台,激发学生的推理以及分析等高级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自身积极的意义建构。

此外,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还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与开放性。知识是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经验。然而由于学习者个人经历,生活背景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即不同的学习者即便对同一命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在英语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汉姆雷特,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喜好、看法,教师不能,也不应该设立所谓的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之合理化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让学生学会对文学持怀有一颗包容,开放的心,这实际上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当重要,而教师往往容易忽视的部分。例如,在学习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名著《红字》(The Scarlet Letter)(《美国文学选读》Selected Reading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第四单元)时,当讨论到主人公白兰被迫在胸前佩戴的红字“A”的寓意时,有些学生认为“A”代表英语单词 Adultery(私通);有些学生则认为是 Ability (才干);而有部分学生坚持自己的看法是 Angel(天使)。如果这时教师斩钉截铁地宣布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的话,就会大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各抒己见,尽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而且他的认识也可以通过交流得到更为全面的补充,理解深度也得到提升。

(三)学生的主动建构可以启动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虽然强调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且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但这种建构也不是随意的任意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潘玉进,2000)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不仅仅只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者,还是一个社会性的学习者。在某些情况下,在社会互动中完成主动建构往往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者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他人的看法,对他人提出的不同看法进行反省思考,这此过程中,学习者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地完成学习任务,不断地补充和修正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也开拓了思维。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日瓦戈医生与吕纬甫、魏连殳的比较
下一篇论文:卡内基的成功与失败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