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期的阶数十分敏感,为了获得最佳的滞后阶数,我们仍以AIC和SC准则为标准,选取滞后1期为最佳滞后期。表3是对沪深30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具体检验结果。 表3: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 原假设 | F统计量 | P值 |  
            | LNTWII不是LNHS300的格兰杰原因 | 0.80278 | 0.3706 |  
            | LNHS300不是LMTWII的格兰杰原因 | 10.4562 | 0.0013 |  由上表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LNHS300不是LMTWII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同时,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了LNTWII不是LNHS300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 以上结果说明沪深300指数是台湾加权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相对于仅用台湾加权指数过去的信息预测其未来走势时,沪深300的过去的信息能用来改进台湾加权指数未来变化趋势。但是,得不到台湾加权指数是沪深300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这一结论,即不存在从台湾股市到大陆股市之间股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 5、脉冲响应函数 在回归模型中,当某一变量t期扰动项变动时,会通过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对t期以后的各变量产生一连串的连锁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将描述系统对冲击的动态反应,并从动态反应中判断变量间的时滞关系。 本文计算了一个单位的变量冲击分别对沪深300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的波动的影响,并试图描述这些影响的轨迹,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变化如何通过模型影响另一个变量。图2描述了个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路径,滞后期数s取为20. 由图2结果分析可知,沪深300指数对自身的1个单位的正冲击立刻有较强的反应,比初始的均衡水平增加了0.25个单位,并有缓慢减小的趋势。相比之下台湾加权指数对沪深300的冲击较小。台湾加权指数对其自身一个单位的中冲击第一阶段为0.17到第二是阶段下降为0.11。同时,第一阶段沪深300指数对台湾加权的冲击为0.06单位,随着时间的增加,影响水平有渐大趋势。 图2:脉冲响应函数路径图 
 6、方差分解 通过方差分解,可以将一个指数的s步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为由它自身的冲击,另外一个指数的冲击所构成的贡献率,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比较这个相对重要性的作用时滞,还可以估计出各变量效应的相对大小。具体分解结果见下表4. 表4:方差分解结果   
    
        
            | 时期 | LNHS300的方差分解 | LNTWII的方差分解 |  
            | LNHS300 | LNTWII | LNHS300 | LNTWII |  
            | 1 | 100.000 | 0.000 | 10.930 | 89.070 |  
            | 4 | 99.995 | 0.005 | 13.024 | 86.980 |  
            | 8 | 99.955 | 0.444 | 16.813 | 83.187 |  
            | 12 | 99.898 | 0.102 | 19.220 | 80.780 |  
            | 16 | 99.822 | 0.178 | 22.525 | 77.475 |  
            | 20 | 99.730 | 0.270 | 25.886 | 74.114 |  由上表可知,每个市场的预测方差贡献率主要都是由其自身趋势所决定的。其中,沪深300的指数波动超过90%以上可以用自身的预测方差来解释,说明台湾加权指数对沪深300指数影响甚微。在第一阶段,台湾加权指数的波动有89.070%由自身决定方差分解,到第二十阶段这一数字下降到74.114%,同时有25.886%由沪深300指数决定,说明沪深300指数对台湾加权指数有一定的影响。这也与前面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一致。 五、结论 近年来,在新的国际形势和历史机遇下,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金融交流越来越深入和频繁,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两岸股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共同运动的趋势。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沪深300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陆股票市场与台湾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以2008年1月2日至2010年7月日的数据为研究对象,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这种协整关系的存在意味大陆股市与台湾股市在可能受到某些共同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时间上表现出共同趋势。 近年来,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金融交流越来越深入和频繁,两岸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又因为两者地域的相近,以及文化的近似,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双方已无法逃避对方的影响。因此,大陆股市与台湾股市价格变动的一致性就不足为奇了。 2、在大陆与台湾股市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存在从大陆股市到台湾股市的单向因果关系,大陆股市的波动会在台湾股市上反映出来,但是相反方向却没有这种现象。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大陆股市对台湾股市有引导作用。 祖国大陆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虽然有政治、法律和制度方面的阻隔,但祖国与台湾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因此大陆经济波动会对台湾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大陆经济、股市的波动对台湾股市的影响。 近年来,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大的规模。目前,大陆是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同时台湾是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年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有数万家台商在大陆投资,数量占台湾全部上市公司的60%。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上市公司的盈利好坏,会直接表现在台湾股市上。台湾证券市场出现的“中国概念股”,是大陆经济对台湾股市影响力的直接表现。 3、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两岸在经济金融的合作进一步深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尤其是金融合作将会进一步深入。两岸正在逐步开放各自的资本市场,两岸直接投融资将得到实现和发展。可以预见两岸股市的联动性将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陈守东.韩广哲.荆伟.主要股票市场指数与我国股票市场指数间的协整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3.(5):127-129
 【2】刘金全.崔畅.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实证分析.经济学(季刊)[J].2002.1(4):124-132
 【3】高铁梅.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M].2006:
 【4】吴世农.潘越.香港红筹股、H股与内地股市的协整关系和引导关系研究.管理学报[J].2005.2(2):190-199
 【5】张成思.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视角.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8.7
 【6】李月.台湾大陆投资的新特点及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当代经济研究[J].2008.8:47-50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