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金融论文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时间:2015-06-25  作者:翁清云 陈玲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就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通过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建设农村金融体制的经验,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现状并对这些年取得成果进行纵向分析,再以国内外农村金融体制的横向比较发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措施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创新

一、引言及主要理论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07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把农村金融作为整个金融工作的重点;07年闭幕的党的十七大,又把农村金融问题列入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和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分别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并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农村金融问题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关系“三农”长远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根本,关系国民经济大局。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无疑会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渐渐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流理论。该理论基于对当时世界上出现的金融危机的研究以及各国金融发展的对比,得出市场可能失灵的结论,即市场自主调节与配置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合理的政府干预对于稳定金融市场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将其逐渐形成的货币经济学新范式理论不断拓展到转型经济中农村金融领域,认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的因素,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不能取代市场,而应采取间接调控机制充当市场的辅助监管的角色(J . E. Stiglitz,1999,2001;B. Greenwald and J. E. Stiglitz,2006)。事实上从各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看,农村金融市场确实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单纯依靠金融机构很难控制农村金融中的各种风险,为形成一个完善、稳定、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要采用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政府扶持等非市场手段。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的主要政策建议包括:一要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二是加强政府政策扶持,比如从外部提供资金等特殊政策;三政策性金融在农村是有效的,应该加以鼓励;四政府应鼓励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以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的问题;五是利用担保融资、使用权担保以及互助储金会等办法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等等。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及其成果的纵向分析

从1978年开始启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整个农村经济体制、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1978-1993年以重新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为标志的初步探索阶段;1994-1996年以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独立化经营为标志的深化改革阶段;1997年后以金融市场化、多元化为标志的稳定全面改革发展阶段,到2003年我国已基本形成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三个方面为框架的农村金融体制。自2003年起,我国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大力推动深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与组织制度改革,适时于2006年组建酝酿已久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断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稳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业务范围,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增加支农信贷投入,提高支农服务能力,较好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个已呈现雏形的体制可以从下图2-1形象看出:

图2-1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

下面简单介绍下各机构: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涉农商业银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贷业务一直是农业银行的业务重点,但随着股份制改革其农村网点有减少趋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由以前邮政储蓄所从邮政局转变过来的,改革后新邮政储蓄银行将改变以前只存不贷的状况,由于其在农村的网点广泛,成为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成立前已有拥有储蓄和汇兑营业网点分别为3.6万个和4.5万个,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其资金来源除国家财政核拨注册资本金外,主要靠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发行金融债券来筹措信贷资金,农业发展银行承担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90%以上的贷款是粮棉油等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流动资金贷款,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它直接面对农户和农村各种不同的金融需求主体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民间金融有很多存在形式,包括私人性质借贷、互助基金会等,但一般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而且缺乏规范化。

通过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及这些年取得成果纵向分析,从微观上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中各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公共定位不清,粮棉购销储的贷款发放的业务比例过大,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扶持西部重点地区和行业等方面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第二,由于政府干预过多与政策扶持不足,基于商业盈利考虑中国农业银行机构网点逐步从农村收缩,资金往城市转移,支农力度大打折扣;第三,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与法人治理结构缺位,导致产权归属模糊、权责利不明确,市场功能定位混乱,支农、扶农作用也难以实现。

三、国内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横向比较

(一)中美农村金融体制的对比

美国农村金融体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私人信贷等农村商业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性金融为主体、以政府农业信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的比较稳定成熟的复合信用型金融格局,与美国这种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结构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制相比,可以发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虽然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与创新,但仍存在的问题有:

1、正规金融中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缩减。这导致农村金融缺乏竞争,农村信用合作社效率低下,层次单一,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由此而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贷资金缺口加大,供求关系进一步失衡,虽然新成立的储蓄银行将缓解这一状况,但由于其力量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缺乏规范化的非正规金融组织,比如民间合作银行、社区银行等。我国目前存在的民间金融组织由于自身存在非合法化即地下操作、无规范化条规约束、规模小、不正当竞争等缺欠,导致民间金融发展缓慢,再加上严格的管制,使得民间金融并没有起到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对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论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状况评析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金融论文
最新金融论文
读者推荐的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