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考虑再三,我就在周记中诚恳地提出我的见解,和她本人沟通交流,慢慢地把她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让他们之间的误会和过解在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化解了。刚开始学生有很多话在周记里都不说,对班级事务也抱着冷漠的态度,我的留言有些同学也不答复,我就在周记中写上“每次与你交流,却很少得到你的回应,老师知道在这个集体里你不是很快乐,许多因素使你对学习或集体失去了兴趣,其实老师知道你很想融入进去,那么何不使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何不尝试和班级中其他同学多交流,体会到融入到集体的快乐?”等诸如此类的话。渐渐的,学生能感觉到这个班集体需要他们,在老师眼睛里,他们同样重要,写周记的热情也就越来越高了。
三,真情关注学生的心里变化,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同伴关系。
高中生的心里发展的基本特点就是由少年半幼稚,半成熟向成熟过渡,此时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会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里问题,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此期间学生的心里特征,多方了解某些学生心里问题的成因,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记得,在高一班级中的李同学时常在课堂上做怪动作,以此获得其他同学对他的关注。他上每节课都会向各个方向张望,和旁边同学搭话,老师们都怀疑他有多动症,让我和家长联系带他到医院去看病。而我也考虑,如果给家长说出此意图,家长和学生心里都会有抵触情绪,不可能配合老师,搞不好今后还会对老师存在看法,认为老师看不起他。经过与他多次交流,并且让心理老师介入和我一起来监督帮助他,在他喜爱的活动中让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关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克服心理问题,对学习也能克服自己的弱点,能静下心来做题目,课堂纪律也比以前好多了。
四,真行感染每一位学生,带领学生自主管理,构建和谐温馨班集体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班主任以身作则的行动远远比说教更有说服力。作为班主任,老师的任何细微行动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班主任在教师里弯腰捡起一块废纸,手把手地教学生扫地,为学生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笔,学生都会投来关注的目光,并会以老师为榜样,主动参与到班级体的建设中来。于是,不用我的安排,当同学生病时,或者卫生特别难打扫时,卫生委员也会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个别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或违反班规的情况班干部也会自己处理等。高一开始时,我班同学打扫卫生普遍存在偷懒的现象,老师或卫生委员稍微一不注意,值日生就开溜。我很气氛,就宣布这几位同学重新做一周值日作为惩罚,我也在放学后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这种自私行为的错误,也会感激老师对他们的帮助,而不会因为老师惩罚了他们而心生不乐。经过几次类似事件的处理,学生基本上都能自觉的投入到卫生工作中去,现在卫生打扫也基本不用我来操心了。
班集体建设时充满人性与挑战的,值得所有的班主任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心底的爱,让老师用心去感受学生的美,让情感在师生之间传递,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班集体定能构建成一个和谐温馨的班集体,教育学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