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企业的价值观也就是经营理念。大凡卓越的企业都非常强调企业哲学。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中国百年儒商经营哲学的根本“厚德载物、诚信为本、追求卓越、奉献社会”!“厚德载物”语出《易经》。诚信是一条底线。
关键词:价值,厚德,诚信,卓越,奉献
企业的价值观也就是经营理念,是企业愿景、企业使命据以建立以及指导企业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评什么的基本原则。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灵魂。她不是人们口里说的,墙上挂的,手册上写的,而是企业所有人都信奉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大凡卓越的企业都非常强调企业哲学,并深信这种哲学可以带领我们超越物质主义,使我们的企业蕴含某种精神特质。改革开放的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回首往昔,什么才是我们企业应该不懈坚守的价值底线呢,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中国百年儒商经营哲学的根本“厚德载物、诚信为本、追求卓越、奉献社会”!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语出《易经》,“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厚培美德,容载万物。只有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也委以重任,以德治天下,以德服众,才是正道。论文发表,厚德。
在现代社会,“德”主要是指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良好职业心态的人,才是我们企业所欢迎的。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修养,没有敬业精神,对企业没有责任心,只想着利用企业提供给他的平台去谋取私利,怎么可能诚心诚意为企业努力工作、为社会做贡献呢?就算是一个人很有才华,而且正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但他如果缺乏人生哲学、人格未臻成熟,就算再怎么才高八斗,也是“有才无德”,无法把难得的才能发挥到正途上,只会误入歧途。正因为如此,在一个组织中,功高者可得赏金,而只有德高者方可居高位。最危险的人物莫过于一个“努力工作却心怀不轨”的天才。
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企业人,在才能及口才之外,更需要一个以明确哲学为基础的深沉厚重的人格,谦虚、内省的态度、抑制“私利”的克己之心、重视正义的勇气、持续自我磨练的慈悲之心……总而言之,就是必须谨记的“为人之道”。 当今社会受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大多追求霸道兴国,以武力制人,将追求丰饶的物质奉为首要目标,为求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以“德”字为根源的王道思想在亚洲世界源远流长,我们华夏子孙的思想深处传承着几千年来秉持关怀他人及利他之心这种从内心之“德”为出发点的智慧和人性。
诚信为本
“本”就是根基,是我们价值观的底线,底线就意味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毋庸置疑的原则和毫不犹豫的选择。
诚信是一条底线,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特殊的有价商品,是无形的商业资本,是企业的有形品牌。让我们回首往昔叱咤财富榜名单的企业家,有多少善终到今日?其实,真正让许多企业倒下去的并非经济周期,并非金融危机,而是他们缺乏一些让人看来很原始的东西,这就是“诚信”。因为企业缺乏诚信带来产品质量问题、资金链问题、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企业存在这些问题时,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剧变,企业就面临危机,甚至瞬息破产倒闭。
作为一个想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一定要严格自律,取信于合作伙伴,取信于客户。谁赢得了客户,谁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善待客户、把握市场、有全面整合资源的能力、有全面质量管理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论文发表,厚德。任何忽略质量、忽略客户感受的行为都会加大企业的动作成本,更会造成对企业品牌的巨大负面影响。
商业社会的一切成功,源自与他人的合作。合作必须以信任为基础,而信任的第一步是相互了解。越透明、越公正,就越容易获得合作与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交易最终才能给买卖双方带来“双赢”的局面,如果只有单方得到利益,而另一方蒙受损失的话,这种成功绝对是短暂的,也是自欺欺人的。没有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企业经营就无法获得成功,而且,除非我们自己先变得让人信赖,否则无法和别人建立起这样的关系;除非我先做到这点,否则无法吸引别人。
追求卓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我们想追求卓越,一定要肯超越障碍,而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安逸的惰性。人都有惰性,强迫自己前行的确不容易。人生之旅并非单靠聪明才智就可以成功走一回。
现在的中国政府管理正在向规范化迈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利润更加微薄,竞争对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加强健,而我们的客户也越来越成熟和挑剔,所有这一切正在警示着我们,要想让自己生存下去,不但要让自己优秀,更要让自己卓越,只有如此,我们才有未来。
企业的发展要走精工道路,就是精细的专业化道路。一是业务经营从单纯追求销售业绩,转到注重品质和利润贡献率的集约化、精细化经营。二是企业文化价值从个人英雄主义的冒升和放任,转到制度设计与建设上的专业化、严谨化、精细化。
中国要进入市场经济,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企业发展,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进行规范的管理。对内平等,对外开发,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打破过去旧有的,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东西,根据企业的现状,借鉴成熟企业的好经验为我所用,不断反省和提高自我。只有建立自我发展、自我蜕变的成长机制,建立一个绝不依赖任何个人的卓越企业,才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奉献社会
盈利与社会责任并不是必须两者取其一的问题,在生存和力求取得发展的前提下,企业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价值。论文发表,厚德。
企业经营的原理原则,不是在为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在对社会、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有所贡献,提供为顾客好的,物超所值的产品与服务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论文发表,厚德。论文发表,厚德。企业和个人的资产,从长远看,都是社会所暂时嘱托的财富,是暂时享有的支配权,理应以对社会有帮助的方式回归到社会才有意义。
做大事不一定非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才是大事,做高尚的事就是大事。利润和财富只是一个健康的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的时候随带而来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暴富的概念。
持久卓越的公司并不只是为股东谋利益而存在的。事实上,一家真正卓越的公司,利润和流动资金仿佛就像一个健康机体中的血液和水:他们对生命至关重要,但绝不是人生的目标所在。
“利他”是企业经营的起点,经济活动无论由谁主导,都必须以正当方式追求利益,而且最终的目的都是提升整体社会。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求取利润绝对不是罪恶,只是,运用的方法必须合乎为人之道,人不能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就算追求利润也必须选择正途。商业的核心在于让他人与自己同时得利,也就是必须带有“自利、利他”的共赢思想。
企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非常清楚企业的存在价值,企业只有“均衡”的发展与政府、股东、员工、合作伙伴、客户的关系,核心竞争力才能最终形成。论文发表,厚德。企业要坚持做简单而不做复杂,做透明而不做封闭,做规范而不做权谋,做责任而不放任。员工和公司、客户、合作伙伴之间,都是平等、共赢的关系。要恪守企业的基本底线,坚持职业道德,建立系统性的管理控制体系,固定好自身的“桶底”,不断发现自己的短板加以修正,力争没有明显的偏差,唯有自身练就一身好内功,我们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打下企业发展的一片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