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下达的高校基建拨款,在事业财务上不予以核算,而在基建财务上核算,如果国库支付人员和基建会计间没有及时的信息沟通,将会导致基建拨款长时间不入账,增加了年终与财政部门对账难度,容易发生差错。3、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高校的许多基建项目、科研项目支出计划下达比较晚,致使预算、用款计划的下达也相对迟缓、为了不影响高校正常工作的连续性、工期等原因,实际上此类项目在用款计划下达前己经启动,并由高校用其它资金进行垫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资金可以在高校各账户间划转,垫付资金可以及时归还,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不允许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划转资金,致使垫支项目资金无法归还。
四、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加强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有系统科学的法律法规给予理论指导。财政部门应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逐步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国库集中支付的矛盾之处,同时,应该遵循高校财务管理的独特性,制定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法律规范,从编制预算、会计核算、零余额账户管理、决算等多个环节,树立相关制度系统化,逐步推进支付改革继续深入发展。
(二)强化预算管理和细化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后,各项支出预算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强预算管理。首先,需要大量运用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准确性、科学性,以此为高校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化解国库集中支付给高校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细化预算支出项目,根据预算编制每月用款计划,增强用款的计划性,对预算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控,增强部门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夯实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基石。
(三)建立财政、高校、银行之间互动合作与畅通的渠道。解决高校融资问题在当前高校贷款数额多,还贷压力大的形势下,尽管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加强高校的财物和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不解决眼前高校融资贷款问题,最终会影响国库集中支付的有效实施。因此财政部门可以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加大对高校的生均拨款投入力度,分阶段、有步骤的解决高校融资问题;又如,可以对高校账户的开设灵活处理,允许高校在有贷款的银行开设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对高校零余额账户与实有存款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等具体问题予以合理界定,建立银校之间的偿还机制,让银行消除顾虑,一如既往地支持高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时,高校自身也要合理规划,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克服对国库集中支付的畏难、抵触情绪,从而在财政、高校、银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合作与畅通的渠道。
(四)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继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之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对会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清楚支付各环节要做的具体工作和时间要求,还要熟练操作统一的信息系统软件,确保用款计划的及时上报和支付中请的渠道畅通。
总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推行是个逐步探索、日趋完善的过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全局利益,加强预算管理和完善会计核算,并与银行互动合作,处理好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刘嘉,刘水英,刘晖,谈谈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经济师,2011,1
2 郭慧丽,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财经界,2010,12
3 武媚,高校财务推动集中支付系统不断完善的措施浅析,中国商界,2010,11
4 王佳,浅析高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困难与对策,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5 姚瑞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探讨,盐城上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6 罗玲,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探讨,财会通讯,2010,10
7 孙立新,现代商贸工业,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问题探讨,2010,2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