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山穷水尽疑无路,曲径通幽天地宽——对阅读教学指导感悟现状的思考

时间:2015-12-27  作者:吴婷
她后来取得各种成就,她并没有陶醉在成功里,而是到世界各地演讲和参加各种公益事业,也证实了海伦拥有美丽的、充满爱的心灵。

 

……

师:不错!这样的文字让我们体会到是温馨,是暖暖的爱,是一颗纯洁的心灵!现在,你眼里的海伦,她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

生:有不幸,但是不屈服,顽强、进取,心中有爱的人。

生:她乐观,她美丽!她的传奇的人生更是美丽的,她的不幸成就了她虽然坎坷但富足的一生。

生:现在我看她,不是不幸,是一种更大的幸福。因为她活得快乐,活得充实。她比健康的人更健康!

……

因为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它是不能告诉的,不能灌输的,不能复制的,感悟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不进行层层分析和推理,不是靠对课文情节的条分缕析、推理论证获得,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直感直觉才实现的,所以“潜心涵泳'乃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涵泳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书当作水,学生投入其中,如鱼得水,如水浇注自己的心田、心花,得到滋润和养料。涵咏就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潜心涵咏,就是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去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潜心涵泳。真正的感悟,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潜心涵泳。在这个案例中,在学生的潜心阅读、体味,专心的咀嚼下,不仅挖掘出如此生动又具有人性化的海伦的形象,而且增加了学生丰厚的生活内涵。

二、处处留心皆学问——引导联系语境,感悟文本。

【案例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引导学生感悟老人形象)

师:这位老人给你的外表印象是什么?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生: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我看出老人衣着朴素。

生: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我觉得老人很有活力,虽然饱经风霜,却精神矍烁。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老人的外表让我们感觉他朴素、有活力。老人与作者的一番交往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格?读一读有关语句,再品味一下。

生:老人十分热情,邀请我去喝茶。

生:老人勤劳,不怕累,天游峰的石阶让游人望而却步,而老人一天扫一个来回,让人吃惊。

师:你们又读出了老人热情勤劳的性格。再想一想,老人为什么要留在天游峰上当扫路人?他的语言体现出怎样的内心境界?请用心品读老人的语言,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生:老人留下来是因为他喜爱大自然,热爱自然生活。“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蔬菜,你说,我能舍得走吗?”

生:老人乐观,豁达,把劳动当享受。“扫一扫,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生:老人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再活三十年。“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师:同学们体会到了老人甘于平凡,充满自信的内心世界。如果三十年后,两人再相见会是怎样的情景?想象一下,写一写?

生:写后交流。

感悟是在个体受到语言和语境的触发后才产生的,离开了对语言和语境的感知,就不可能有感悟,语境一般包含三个层面,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一层面的语境;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二层面的语境;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三层面的语境。这里所谈的联系语境,主要是指第一、第二层面的语境。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气脉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这样,联系语境去感悟,就成为一种基本策略了。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推进,由表及里,拓展了学生的感悟背景,丰富了学生的感悟积累,打通学生的感悟管道,在词与词,句与句,文与文之间审视和观照其相互关系,从而使学生对于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形象获得了整体层面上的认识。

三、斟酌推敲妙趣生——引导比较品评,感悟文本。

【案例4】《荷花》教学片段

师:(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生:齐读句子。

师:引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生:冒出来。

师:这句话中哪一个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了?

生:冒。

师:同学们,你能给“冒“换个词吗?

生:钻

师:恩,白荷花,你扒开荷叶钻出来了!

生:探

师:白荷花,羞答答啊,悄悄地探出小脑袋了啊!

生:窜

师:白荷花,你这么急干吗呀,来不及了吗?

师:同学们,你们都换得很棒,原来“冒”在我们心里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啊,那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想干什么呀?

师:这朵白荷花,你说你这么急切地出来干吗呢?

生:我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师:那朵白荷花呢?

生:我要出来跟其他的荷花比美。

师:其他的白荷花也想说吗?

生:我在底下好闷,想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生:我想展示我的美姿,让人们尽情地观赏。

师:真是一朵美丽的荷花呀!

……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往往一个最简单的字词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教学时,可以通过比较、调换等形式引导学生揣摩简单的词语背后蕴涵的丰富内涵,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在斟酌推敲之间,学生会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朗读并感悟到“冒”这个动词后,教者引导孩子反复推敲词语,找出近义词,并加以比较,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品评,学生感悟到了其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丰富想像,感悟文本。

【案例5】《郑和远航》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一次化险为夷。

师:在这句话中,有几个成语,大家注意到了吗?

生:镇定自若、波峰浪谷、化险为夷。

师:请同学们闭眼想像,从这几个词中,你分别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郑和气宇昂扬地立于船头,一脸镇定指挥着士兵,士兵们秩序井然,整个船队齐心协力同巨浪斗争。'

生:“我仿佛看到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海水咆哮,像脱缰的野马,疯狂地撕咬着船只,而船队却如履平地。'

生:“我仿佛看到士兵们战胜风浪后一齐欢呼,庆贺他们的胜利。'

……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文字的意境是文字本身的内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学生凭借想象感悟到文字中的形象感,真实感,情味感、立体感,走进文字的意境,丰富阅读的内心世界,再将自己的语言作出充满意境的表述。叶谰老师也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课文中的这句话描述得平淡无奇,但其中的激情已通过“镇定自若”、“波峰浪谷”、“化险为夷”词有了突出体现,但只凭读是领悟不到词句背后的风景的。必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像中去感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山东临沭方言的声、韵、调调查简况
下一篇论文:被字句中“被”的句法功能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