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论文网

时间:2015-03-18  作者:何红

论文摘要: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在小学阶段,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剖析学生“学困”的心理状态,是有效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依据。

形成学生“学困”的原因各异,但他们却共同存在着如下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并因此而苦恼的感情。“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方法又不对头,尽管曾做了努力,但学习成绩仍然不理想;或由于自身表现不佳,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取笑而自暴自弃。因此产生自卑心理。有了自卑心理,会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评价,表现为过分夸大比别人差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终日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是“学困生”进步的最大障碍。

2、逆反心理。

在“学困生”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和学习的心理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反心理。“学困生”往往处于冷漠、歧视、嫌弃的环境中,长期得不到周围人们的信任与尊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破罐破摔”的思想状态,整天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用怀疑和敌视的心态对待周围事物,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表现为把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当做“耳旁风”,对老师的表扬不作反应,对家长的劝导感到厌烦,他们不顾场合地点顶撞老师、家长甚至还有大动干戈的。

3、“自我表现”心理。

喜欢自我表现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学困生”也不例外。由于“学困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长期得不到外界的肯定,常常自己找机会“逞强”以满足自我表现心理。他们把违纪行为视为“才能”而时时“自我表现”一下。在课堂上纪律涣散,有时故意把课文读错,出怪声等,搅得老师无法正常上课。课下以强凌弱,找茬打架,不讲公德,损坏公物,对老师的批评,情绪激动,头脑发胀,极其反感。

4、矛盾心理。

“学困生”的心理常常是矛盾的。他们有时想接近老师,但又怕讨个没趣;想接近同学,又怕被人歧视;想做点好事,又怕遭人讥讽。持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徘徊。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教师应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原因,找到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矫正不良行为,促其转化。

一、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增强自信心,是促使“学困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消除自卑心理的最有效的方法。美国诗人爱默生说:“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决”。有了自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心境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挖掘出自身潜在能力,在学习中激起热情和力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的经验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强。可见,通过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强和升华。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学困生”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只要他们有优点,哪怕这些优点还不稳定、不突出,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倍加爱护和扶持,利用“闪光点”,因势利导在表扬中指出不足之处,发挥其特长,努力调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创造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上进”的自信心。从而使“学困生”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如:我班一名男生,其父母均是聋哑人,他一向学习成绩差,自认为笨,并以此自卑苦恼。但他却会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会熟练的哑语,我发现他每次上体育课都非常活跃,无论是篮球、足球、多么难掌握的技术要领,他一学就会,跳绳、踢毽也能玩出许多花样。我多次找他谈心,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他并不笨。其学习困难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长期自认为笨的不良自我暗示的作用,另一个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我把这一分析讲给他,他觉得有道理。此后,我注意在课堂上专门为他设计几个提问,每当他顺利答出,我就及时表扬鼓励,帮助他逐渐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上课发言更加积极,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班会上他得到了一朵小红花,非常高兴,逢人便说:“我也能得上小红花了!”从此,他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爱心倾注,消除逆反心理。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爱能给人以温暖、信心、力量。每位学生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使学生自尊的情感得到满足,由此激发出学习热情。正因为灵魂只有用爱的真情来塑造,所以对“学困生”,教师更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以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满腔热情地为其服务,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即使是批评的语言,也会令学生感到温暖,乐于接受。“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消除逆反心理,还会把对老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学习。

如:我班曾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从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他打架、骂人、不写作业,经常“光顾”游戏机厅。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小议数学阅读教学-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暑假让学生把“安全”带回家-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小学教育论文
最新小学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小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