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还需要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在掷标枪专项竞技能力中,专项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是创造优异成绩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训练中,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应采取较大的步长和稍慢的步频来达到较快的速度,并利用充裕的时间完成动作;身材较为矮小的运动员应采用中等的步长和较快的步频组合来达到较快的助跑速度。标枪投掷技术与训练。
关键词:标枪,技术,训练
1前言
枪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多轴旋转的投掷项目, 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包括速度力量和柔韧性等等而且还需要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在掷标枪专项竞技能力中,专项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是创造优异成绩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因素。而专项技术是充分发挥专项身体素质潜力的重要保证。目前, 掷标枪专项技术的宏观定性技术特征已得到广泛认同, 高度专项化和技术发展的精细化程度, 越来越成为决定比赛成功与否的主导因素。
2 标枪技术
2.1 持枪助跑速度
标枪出手初速度是决定飞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在初速度合成的诸因素中, 主要又分助跑获得的牵连速度和投掷动作中“ 鞭打”得的加速度。在助跑阶段充分发挥助跑速度, 是提高出手初速度的前提。可考虑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助跑速度控制在原来本人速度的75%-90%范围内。
2.2 衔接技术
衔接是指交叉步右脚着地瞬间至进入最后一步左脚着地瞬间、准备最后用力的动作过程。科技论文。高水平运动员在最后一步右脚单支撑时缓冲阶段较短, 蹬伸时间较长; 而低水平运动员缓冲时间较长, 蹬伸时间较短。右腿缓冲时间过长, 交叉前后人体重心速度损失较大, 蹬伸时间较短, 右腿伸肌没有充分拉长, 蹬地的力量将大大减少。当右脚着地时, 最后一步不宜过大, 以导致身体的速度下降过快或使躯干后倾角过大。 躯干后倾角为20°- 25°较好,并应尽量保持至最后一步左脚落地瞬间。
2.3 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与衔接技术紧密结合, 其发力时机是交叉步结束后, 人身体总重心移至右腿支点垂直面, 左腿积极前迈的瞬间开始, 即腿部、躯干投掷臂有序用力至完成出枪为止。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时, 身体投掷一侧的髋、肩、肘、腕、手、标枪各环节按照自下而上的严格顺序依次用力, 并且速度峰值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出现, 表现为各个环节依次进行加速―减速, 使各环节峰值速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逐渐递加, 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2.4适宜的出手角度
标枪投掷过程中,如果出手角过大,标枪受空气阻力也加大,增加了飞行高度,水平速度减慢,飞行距离缩短。如果出手角过小,飞行高度不够,使标枪低而平,看似滑翔很好但飞行距离不远。根据运动员的投掷水平出手角一般都控制在38°左右为宜。
2.5标枪的自转
为了保持和提高标枪飞行的稳定性, 减慢标枪在飞行中绕重心的翻转, 就必须使标枪出手后绕长轴快速旋转。由于回转效应作用, 就会对力图改变标枪纵轴线位置的翻转力距产生反抗作用。回转效应是指标枪象陀螺一样转动时,当施力使其沿长轴转动, 施力的同时, 标枪将沿左右轴转动, 这种现象在力学中称回转效应。有了这种特性, 就会对力图使标枪轴位置改变的力发生阻力, 从而保持标枪飞行的稳定性。
3 标枪技术训练
3.1 助跑速度与节奏训练
在训练中, 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应采取较大的步长和稍慢的步频来达到较快的速度, 并利用充裕的时间完成动作; 身材较为矮小的运动员应采用中等的步长和较快的步频组合来达到较快的助跑速度。提高运动员助跑速度感、节奏感、距离感和控枪能力的训练方法有:(1) 开始采取持枪助跑20m- 30m 距离;(2) 助跑结合引枪交叉步计时;(3) 持枪变速跑;(4) 助跑结合投掷步意念节拍等。
3.2 衔接与最后用力技术训练
衔接阶段, 要适时减少缓冲时间, 加长蹬伸用力的时间, 加快蹬伸动作的速度, 同时处理好超越器械和转体的关系。最后用力时要求身体投掷一侧的髋、肩、肘、腕、手、标枪各环节按照自下而上的严格顺序依次用力, 并快速的完成。衔接和最后用力的技术练习主要有:( 1) 交叉步计时并结合最后用力练习: 通过变换固定交叉步长和蹬摆速度节奏的多次练习, 确定符合运动员步长和最后用力节奏;( 2) 体会加入转体的时机练习: 在交叉步右脚积极前摆、腾空时加入身体的右转体;( 3) 交叉步中快速摆动双腿练习: 交叉步右脚前摆, 左脚积极快速前摆至右脚的左前方, 右腿落地自然动作缓冲;( 4) 右脚前脚掌着地不停地蹬伸练习: 要求结合左腿摆动, 右膝保持适宜的弯曲无任何变化, 右脚前脚掌不停地蹬伸。(5) 最后用力顺序与充分前扑打练习 : 采用投小垒球、小铁球和对高物进行拍打。要求: 体会身体投掷一侧髋、肩、肘、腕、手、标枪各环节按照自下而上顺序依次用力, 左脚快蹬, 身体充分前扑。科技论文。
3.3标枪自转技术训练
我们知道造成标枪绕其长轴快速旋转并保证枪尖始终指向抛物线方向飞行稳定性的力, 产生于出手的瞬间。此力来源于前臂和腕指的推拨动作。科技论文。故前臂和腕指向前上方的推拨力量则是形成标枪快速旋转的动力来源。在训练中加强前臂的旋内、旋外肌肉力量的训练, 特别是旋内肌肉和属指肌群的力量, 是提高标枪自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另外, 在选材中注意手臂、手指的长度和手掌的大小及其柔韧性和协调性, 对提高标枪的自转速度和成绩也有一定的帮助。
4 小结
4.1运动员要想更好地利用助跑速度, 助跑和投掷步时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设定步频和步长, 同时加强助跑速度感、节奏感、距离感和控枪能力训练。
4.2针对衔接、最后用力各个环节技术, 加强双腿、手臂和躯干的爆发力练习, 提高双腿的蹬摆速度和能力以及最后用力过程各环节的肌肉顺序感, 并逐渐形成自动化, 这是提高标枪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
4.3加强前臂旋内、旋外肌肉和屈指肌群的力量练习, 注意手臂、手指的长度和手掌的大小的选材, 有利于提高标枪的自转速度和成绩。
参考文献:
[1] 文超, 等.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515―516.
[2]黄 屹.标枪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福建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学报,2000 (1)
[3] 吕金敏.对我国有些男子标枪运动员交叉便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的某些运动学特征的初步研究[D].北京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