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所特有的活动。与其说教育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与累积的过程,不如说是一种生命情态的关照。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命表达方式,是个体生命意义的彰显和倡扬。教育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活及其质量的关注,就是帮助人强化健康的生命意识,确立正确的生命观,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和心灵活动,凸显生命的灵动,重视人的终极关怀。人总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生活在世界上,生命是自生自长、自觉自为的,生命于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存在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对人的关怀,不能缺少也离不开对现实实践中的人的生活的关怀。教育对人的关怀,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树立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激起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醉,以及对他者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的情感[3],避免学生陷入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误区;就是要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精神寄托,努力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要“充分领悟、体验到关怀的意义和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充实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在有限的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无限的意义,在短暂的世俗生命中领悟到永恒的幸福” [3],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肯认并体悟出宇宙的生生不息之道和生命的进化之道,厚德载物、民胞物与,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潜能、显示生命的真谛并澄明生命的意义”[5] ,使教育中的人成为有独立人格的、富于生命意义的人。
三、珍视情感:教育生命关怀的深刻意蕴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一个有情感的人。生命情感是当今教育反思的起点之一,生命情感应成为教育的视点。生命情感即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认、肯定、接纳、珍爱,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以及对他者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成为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幸福的人生离不开美满丰盈的生命情感。生命情感关涉个体在世的一切行为,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质素。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应当关注人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存在,关注个体内隐的生命情感的涵育[5]。然而,生命情感并非与生俱来,它化育于个体的人生实践之中;生命情感亦非一成不变,它是随着生命的流逝而呈现出其流动性,积极的生命情感与教育紧相关联;教育应当积极拓展个体生命情感孕育的空间、生成个体积极的生命情感。论文发表。如前所述,彰显人文关怀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因为教育所关涉的人,原本是既具有人的共通属性又具有完整意义的、整体的人(“完人”)。教育就是要从“人”的视角,对教育视野中的“人”以整体的关注与关怀。这就要关注人的“显在”与“隐在”,关注人的生理与心理。就某种意义而言,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精神离不开生命情感的支撑。建基于“人文价值”理念的现代人本教育,倡扬教育的生命化及教育的人文关怀,追求适合于人性发展的教育,以人文精神伸展生命的张力。教育对人的整体性的关注,最根本的是对人的人文精神、价值世界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命情感的关注。教育世界中的人的生命智慧的获取,不是郁闷地积累,而是个体精神生命的自主活动。教育的生命关怀意味着不仅要关注人的认知世界、才智水平,更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价值及人生祈向,要重视人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积极情感的培育。真正的教育不是规训,不是知识的积累、不是智力的开发(只是教育的手段),而是对生命情态的关照。教育是为了人的活动,教育对人的完善、优秀、卓越的郑重关切,其最终旨归是实现人在认知、情意、思考、人格等方面的真正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所彰显和倡扬的关怀,是关注人之为人的心灵世界,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关注人的自由与尊严,关注人的命运与未来,关注人的向往与追求,关注人的欢乐与痛苦,关注人的内隐的精神生活。概而言之,教育的生命关怀,是关注作为人安身立命之本的人文精神,是关注人的成长潜能,是对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的关注与激赏的精神创生,是塑造人文理想,成全人性通达并求达人的整个生命世界的充盈与丰裕的善。人文教育应从其精神之维去涵育人的生命情怀,科学教育应从其实存之维去拓展人的生命情感。
四、关照生活:教育生命关怀的真实体现
现实生活世界是生命的真正根基,要培育积极的生命情感有赖于建构个体与现实生活世界的关联。人的生命的积极活动构成人的生活,人的生活即人的生命求得意义的活动。生活,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是创造生存意义的生命活动[6]。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价值活动,也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组成的人的世界,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创造着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在意义层面上,教育意味着“生活”。
教育即生活,是就其意义层面而言的,而非简单地从事实层面上把教育与日常生活相提并论。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应当关怀人的生活及其价值。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活。关怀人的生活首先就应该关怀人的当下的生活,关怀此时此刻在此的人之“在”,教育应当成为此时此刻的个体的可能生活价值完满的一种特殊方式。教育还直接启发、拓展个体全面的生活视野和价值视野,并引导、尊重个体独特的生活价值取向和追求生活价值的方式,尊重并关怀个体日常生活的价值。教育应突出个体独立人格的培养,让个体真正成为生活价值承载的主体,积极地去谋求自我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教育关怀并尊重了生活的价值,意味着教育关怀并尊重了人[7] 。教育是为了人的解放,更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教育回归生活、关照生活,是教育内在生命价值的真实体现。
教育世界是面向人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教育世界提供给受教育者的,并非仅仅是知识或信息。人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除了知识和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价值和理念,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及其生命意义的理解与把握。教育活动是作为整体的人在其中的活动,是朝着并为着整体的人的活动,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受教育的人是作为一个有独立意义的生命体并不是单纯的认知机器而存在的。人原本就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作为人的认识对象,而且是人的生存之所、生活的家园。受教育的人,在教育者的引导、帮助之下,不断走近生活世界,理解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世界。教育的价值理性既指向终极关怀,又指向现实的生活关切。在教育的价值理性视野中,人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教育是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及人的生活实践的规约与范导,是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良善实践。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