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论文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和谐的表现与成因-论文网

时间:2014-12-01  作者:侯慨侠,张华请
在自主、求利、竞争和等价交换等市场原则的直接影响下,极易导致人们思想上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的滋生与蔓延,这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极为不符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或一体化的发展,各民族、各种文化的交流愈益频繁,导致了不同文化的频繁碰撞,有些人会产生茫然和不适等心理与思想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就会在文化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走入迷途。

2微观方面的因素

2.1家庭方面的影响。现代家庭,尤其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现代家庭的教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增大。总体上来讲,现代家庭的父母是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的,但由于其溺爱心理所致,实施的培养教育内容有较严重的偏差,呈现出重物质追求轻传统道德的灌输教育,重技能培训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倾向,导致青年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以及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自控能力都相对欠缺。

2.2学校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中小学从学校到家长都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重视和教育远远不够,致使部分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习惯和思想作风,到大学后没有了升学压力,便一下暴露无遗。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是:(1)德育目标空泛,功利化趋向严重。德育目标一般笼统的要求多,具体的个性要求少;强调共性有余,注重个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德育目标指导功能弱化。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其育人价值,注重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重政治而轻道德,引导要求学生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其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2)德育内容不完备。未从根本上打破把德育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内容体系,青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不很突出,特别是缺乏道德品质养成的内容,反应新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的东西没有纳入德育内容体系,并且回避了一些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的热点、难点问题。(3)德育方法陈旧。主要表现在理论灌输多,行为训练少;共性教育多,个性研究少;强制说服多,启发诱导少。

2.3学生个体的因素。大学生处在人生逐步成长到成熟的时期,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对社会的认识大多是一些感性认识,欠缺理性思考和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可塑性,任何外界的东西都可能会给其成长带来定型的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内在因素。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应着重研究大学生的本质、思想、需要、观念和发展问题。在当今开放联系的社会背景中,国际背景因素与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和个体因素必然会结合到一起,并对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等造成影响,甚至发生扭曲。

在高校,一般认为比较典型的有:

(1)贫困生的问题。应该看到,我国的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处在贫困边缘;在高等教育改革上,有部分教育成本向学生转移,得高校贫困生比例明显增大。据统计,我国高校特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10%。经济困难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也容易导致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产生,不利于他们的成才,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健康和和谐发展。

(2)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就业体制由过去的毕业生统一分配走向“自主择业”后,原本部分学生就业就存在困难。高等院校扩招后,虽然让大多数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但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增大了就业压力。据计,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38万人,截至2005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91.9%,本科生81.7%,高职高专生62.1%,全国尚有93万毕业生不能顺利实现初次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精神压力剧增。

2.4心理因素。(1)期望值过高,理想追求受阻。人在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一些大学生往往不从实际出发,对理想的期望值过高,只有成功准备,而没有考虑到还有失败的可能。如入党、评三好、考研、毕业分配等,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未能如愿以偿,就出现了理想与现实激烈的矛盾冲突,由此产生紧张、压抑、迷惘、怨天尤人等严重心理障碍。(2)人际关系不和谐。大学生离开家庭,迈进大学,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宿舍的人际关系、异性关系等比中学时期复杂得多,在处理这些关系时,有的因羞怯、缺乏交往的勇气而不敢交往;有的因封闭而不愿交往;有的因自负而不屑交往;有的因交往中缺乏宽厚、包容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有的缺乏交往的经验与技巧,遇到一些场面不知如何应付,对交往产生恐惧,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偏低,这在新生中尤为突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探究
下一篇论文:学校德育改善的思考-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德育论文
最新德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