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中怀丙和尚为捞铁牛是怎样准备的、怎样捞的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读书,按照书上的步骤,几个人一组做一次小小的实验,然后汇报实验结果,他们学得快、记得牢,成果显著,比老师在前面讲或演示一下效果要好得多。
3、在情境体验中学习
情境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身临其境来获得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习内驱动,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感情。在教学《海底世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海底黑中有亮、静中有声的奇妙景象,先用一段优美的描述语引入,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我到海底游览,在电子合成的微弱的鱼的窃窃私语中,学生不仅看到、听到海底的奇妙景象,而且全员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过程中,在仿真情境中激发了兴趣,学到了知识,获得了体验,陶治了情趣。
4、在睿智对话中学习
现代阅读追求心灵参与、高位高质的睿智对话,在高质量、高品质的思想交锋中,师已不是师,生也不再为生,师生完全忘却了自我,知识获得、语言发展、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皆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增值,师生心灵之花美丽绽放,而主体生命的发展,是那样的自由、充分、和谐,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我在教学《珍珠鸟》一课,课堂上围绕“信赖”引领学生展开心灵对话,就创造出了美好和谐的境界:
师:同学们,请把自己当成小珍珠鸟,用心的去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玩着珍珠鸟的所玩,想着珍珠鸟的所想,那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呀!
(一只只可爱的“小珍珠鸟”立刻捧起课本,饶有兴致地读起书来。从他们的表情便可以看出,在每一只“小珍珠鸟”的心里,一定都有着那份独特的新奇、喜悦与激动。他们渴望这样的阅读方式,他们渴望经历这样的阅读体验。)
师:我想请三只可爱的小珍珠鸟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谁愿意?
(将这一自然段按照“起先——渐渐——后来”的提示分成三个部分,请三位“小珍珠鸟”来读,他们情绪空前高涨,情感空前强烈。读后,我便随即与他们三位展开对话。)
【对话1】师:小珍珠鸟,你好!我就是冯骥才,我注意到了你的三个“一会儿”了,非常想知道你为什么做这几个动作,你到底在想什么?
“小珍珠鸟”1:哦,是这样的,我想到你的桌上玩,但是心里没底,不知道你是个怎样的人,所以一会儿飞到这,一会儿飞到那,就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试探试探你呀!
师:好一只机灵可爱的小珍珠鸟!
【对话2】师:你经过试探,得到什么信息?
“小珍珠鸟”2:你还是蛮有友好的,我喜欢你!
师:你很想喝我杯子里的茶,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来喝呢?为何还要瞧瞧我的反应?
“小珍珠鸟”2:我可不傻,我对你还没有完全放心呢,所以还要试探和考验你!
师:的确如此,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对话3】师:你刚开始离我那么远,现在你离我这么近,我抚摸你的绒毛,你怎么也不怕呀?
“小珍珠鸟”3:经过这几次的试探与考验,我发现你很喜欢我,一点都没有伤害我的意思,所以我完全放心了,完全信任你了,已经把你当成我的好朋友了!
师:告诉你吧,从一开始,我就很喜欢你,信任你。真没想到,用我的信任能够赢得你对我的信任!信赖,不就能——(生齐读中心句“创造美好的境界吗?”)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学生思维中最积极的因子莫过于有“疑”,无“疑”不“活”,无“疑”不“彩”。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领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自主探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加深体验,强化感悟。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中,我精心设疑,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帮吴王写圣旨、帮少年起名字、与少年直面对话),巧妙地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目标,引领学生不断形成新的认知冲突,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和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应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因此,语文活动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主动探究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3、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
语文活动教学中应客观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对学生的评价也根据其不同的基础施以不同的评价。
4、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语文活动教学重视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强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即体现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自我展示的机会。
5、教师在活动中既是指导者又是合作者。
活动教学的特殊功能是在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中,“生产”出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活动就是学生过程的展现,智力操作的外化,教师要以指导者、合作者、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去,教会学生用动手来学会动脑,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氛围中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
陆华山,男,31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两次获得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近三年来,在《中国德育》《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小学教学研究》《教学月刊》《江苏教育》《山西教育》《江苏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文章30余篇,创建了“三点一路,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形成个人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开放、互动、常态、高效。多次应邀开课,做讲座。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