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个人素养,此外还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重组、开发、设计的同时,应全方位深入挖掘教材深蕴的素质教育因素,科学处理,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把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内容中去,使之更富于现实感和时代感,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个性发展,使之成为综合型合格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建构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2.5 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素质教育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既是检验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大学更加重视以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据报载,天津大学已开始实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该体系共设立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能力水平6个一级指标。其中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等都与人文素质有着明显的联系。天津大学的这种做法如果在高职高专院校加以推广,必将促使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此外,要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改革考试制度。在考试形式上,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积极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考试内容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的成绩记载上,从素质教育出发,适当取消百分制避免生硬的分数框框;在课程考试成绩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并试行“考教分离”的考试制度改革,成立系考试中心,对基础课的考试,从命题到阅卷,全面监控考试的质量,把好“出口”关。同时,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可采取撰写论文、写调查报告、课题的文献综述、产品设计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实验教学的考核重在基本操作的测试等。
3 结语推行素质教育非一日之功,只有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全体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才能建立起科学的高职高专院校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与职业》,1999,(7).
[2]刘淼.素质教育的界定[J].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3).
[3]沈保成.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与设想[J].高教研究学报,2000,(4).
[5]于天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
[6]林毓椅.广泛开展学习素质教育普遍提高学生全面质量[J].教学研究,2001,(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