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高职园林专业职业素质培养探析

时间:2015-07-09  作者:周游

[摘要]文章结合职业素质的内涵论述了高职园林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涵义,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职园林专业本科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园林,职业素质,培养

1职业素质及园林专业职业素质的内涵

1.1职业素质的涵义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是通过父母遗传因素而获得的素质.主要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方面的一些生理特点。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因此,可以说,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1.2职业素质的特征

一般说来,职业素质具有下列一些主要特征。

(1)职业性

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是不同的。对园林职工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护士职业的素质要求;对商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教师职业的素质要求。各行各业体现了不同的职业性。

(2)稳定性

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它一旦形成,便产生相对的稳定性。比如,一位教师,经过三年五载的教学生涯,就逐渐形成了怎样备课、怎样讲课、怎样热爱自己的学生、怎样为人师表等一系列教师职业素质,于是,便保持相对的稳定。当然,随着他继续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这种素质还可继续提高。

(3)内在性

职业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识和亲身体验,觉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这样,有意识地内化、积淀和升华的这一心理品质,就是职业素质的内在性。

(4)整体性

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和他整个素质有关的。我们说某某同志职业素质好,不仅指他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好,而且还包括他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好,甚至还包括身体心理素质好。一个从业人员,虽然思想道德素质好,但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差,就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质好。相反,一个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都不错,但思想道德素质比较差,同样,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质好。所以,职业素质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体性。

(5)发展性

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性和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们不断提出的要求,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促进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素质具有发展性。

1.3园林专业学科定义及职业素质内涵要求

1.3.1园林专业学科的定义及涵盖范围

园林专业是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园林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园林专业工程包括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1.3.2园林专业的职业素质内涵要求

作为一名园林专业工作者,职业素质内涵要求包括: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政治、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对于后者,具体来说,应当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一般说来,高职园林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如果毕业生能达到上述园林专业的的职业素质内涵要求,那么就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 提高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素质的策略

2.1实施“3+X”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就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3+X”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完全适合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的培养。式中的“3”是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三个方面,也即培养学生的人格人品、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及对应岗位的动手操作能力;“X”是指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若干个岗位技能证书,如园林专业可通过考试获得园林绿化工,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与修养、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包括围绕专业对应岗位构建的专业课程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岗位技能指专业培养方向对应行业实际工作岗位应具备的技能,例如,在进行花坛设计与布置时应具备花卉类别与观赏效果相对应的技能;在花卉栽培生产中应具备适时浇水、施肥与花期控制的综合技能;岗位技能是专业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其操作熟练程度与训练时间和次数有密切的关系。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学生及时就业。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对应着固定的专业岗位,如园林绿化工可在园林公司工作,花卉园艺师可在花卉栽培企业工,园林景观设计师可在园林设计公司工作等。学生在具备了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三方面的能力后,可以根据就业方向任选一至几项岗位对接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2加强专业教育和文化熏陶,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2.2.1加强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新生入学后,要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学生的专业教育,让他们很好地了解园林专业行业的特点,明确要从事园林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例如,可通过专业教师开设讲座、聘请校友作报告、实地参观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现代化技术培训工作,使学生都有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扩展视野和提高技能的机会。所谓职业意识,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学校应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作报告和专题讲座,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社会的职业形势和特点;学校要结合园林专业教育需要,举办计算机普通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职《药用植物识别技术》野外实践与学生能力培养
下一篇论文: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素质教育论文
最新素质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