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大学生素质教育定位及培养路径分析

时间:2015-05-17  作者:刘险得

摘要: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大学生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据此在三种意识培养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责任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

一、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前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高校在素质教育方面推出了一些举措。然而根据有关部门调研发现,现实中素质教育政策的推行并不如人意。许多高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认为抓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懂天文地理,会琴棋书画,有文体特长,生活中许多方面都能略通一二。

此外,一些高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将大学教育一分为二,其主体为专业教育,以进行专门化训练为任务和内容;在专业教育之外推行素质教育,其内容为通识教育,以此来校正专业教育的弊端,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其实质是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形式对立起来。其结果是使素质教育绕过了专业教育,并等同于通识教育,最终使素质教育无从落到实处,收到实效。(1)

二、素质教育的定位

上述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就反应了一个问题,该怎么样对素质教育进行定位?当前学界在素质教育的定位上主要有三种判断: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笔者认同文辅相教授的观点,即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进而实现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目标。(2)素质教育观强调知识向素质的转化,重视教育的训练养成作用,把培养人的基本品质、做事的基本态度与治学的基本精神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这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者应当以培养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标,以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厘清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定位,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素质教育培养路径分析

大学生素质教育,关键在于使素质教育的观念、内涵、本质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将其体现在教育过程,教育行为,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之中。其目的是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将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身心素质。

素质教育是个涉及全局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问题的关键。笔者结合大学生个体成长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一)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属于思想道德范畴,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悄然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教育者必须统筹兼顾,站在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长远发展的高度上看待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要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赋予社会主义价值观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党中央高屋建瓴的卓越智慧,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对于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以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报国之情,使其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责任意识,并将责任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将责任作为人生追求。要重温那种“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大学生要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目标,在生活和学习中讲诚信,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其次,加强“三观”教育。

利用高校“两课”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形式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把“自我成才,自我实现”的人生理想与“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有机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真自觉地去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自觉地把社会需要、时代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成才目标。逐步建立起社会责任感。大力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实现自身兼职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再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通过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多种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帮助学生培养主体意识,把“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突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责任感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转变,引导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个人直接的道德需要,使社会准则转化为个人准则。(4)

教育家蔡元培说道:“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探索在现实的条件下,坚持大学的理想和精神,担负起培养现代公民的历史使命,使学生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协作意识

协作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协作素质是 21 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 21 世纪教育“四大支柱”中一个最重要的支柱即“学会共处”。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校的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对大学生协作精神的教育与培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实际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如“众人抬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进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代来临之际,未来的创造将更趋向于集体性,系统性合作,越来越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需要团结协作,集体创造和综合协调。

社会对协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大学生在协作意识方面却十分的欠缺:在学习、生活中崇尚“自我、自愿”,集体观念淡薄;在实现人的价值上,重个人轻社会;在群体竞争中重竞争轻合作,合作的心理素质水平较低。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协作意识?首先要弘扬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协作意识。

团队协作精神是集体主义在当代的表现形式,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作为高校要做到大力弘扬团队协作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教育学生要做到集体主义利益优先,并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和谐共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5)

其次,建立大学生协作精神的实践机制和评价体系。

一是在大学生中开设协作精神的主题教育。二是从人际关系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科研的协作能力等几方面的实践途径实施协作能力的培养教育,并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三是要在实践中通过合适的量表对大学生的协作精神进行测量并界定协作精神的程度。

再次,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协作精神教育培养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曲折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各大高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一是社会各部门尤其是新闻媒体,在宣传上要注意把握导向,树立协作精神的正反典型。二是要通过改革,改变目前的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情况,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反对用分数、惩罚等手段强迫学习,切实地发展青少年的能力,使青少年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三是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青少年一代(尤其是独生子女),通过父母与子女真诚而有效地协作,从父母那里接受团结协作的教育。

(三)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为个体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身在高校的大学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去,并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契机,引导大学生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我们应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契机,指导大学生在竞争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自我评价过高将导致人格的扩张,自我估计过低又易导致人格的萎缩。因此要学会把自己放在社会中来认识与评价,给自己一个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也给别人包括竞争对手较为客观地评价与定位,在竞争中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使自己把握竞争的主动权。(6)对于竞争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既要有正确态度对待,又要在战略上重视它,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分析竞争带来的积极及消极影响。既要通过努力争取胜利,又要做好失败和挫折的思想准备。

其次,完善考评制度,严肃校纪,优化竞争机制。

大学生对荣誉、经济方面的奖励等切身利益比较关心,高校对学生的考核应以其各个方面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保证评选结果的公平性与合理性。这样的结果对优胜者和参与者都是一种激励:成功者可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出更大的热情,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失败者也能心悦诚服地汲取教训,从而调整目标与行为方式,争取在以后的竞争中取胜。此外,学校还应严肃校纪,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按规定给予曝光、批评与处理,从反面强化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

再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种积极的竞争氛围,最终做到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把竞争意识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之中,使学生在和谐、公平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任职竞争,参与竞争。首先要在高校领导之间和教职工之间形成一种积极竞争、公平竞争的良好局面。教职工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其次,要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扥个群众组织和学生社会团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开展有益的竞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普遍提高学生的竞争素质。(7)

四、总结

物理学家劳厄说过,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这可谓素质教育的真谛。大学生素质教育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其内涵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将大学生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统筹结合起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 1]贾永堂.大学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专业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 2]文辅相.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4]罗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几点思考[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第4期.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6]余俊渠.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6期.
[ 7]赵亮.试论大学生竞争素质的培养[J],理论观察,2006年第4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论文:地方理工科院校中人文素质普及的若干方法探索—以福州大学为例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素质教育论文
最新素质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