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高教大众化初始阶段的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其《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的,属于英才教育阶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大众化初始阶段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规律,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此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阶段的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出路所在。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阶段,毕业生就业,困境,对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其《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的,属于英才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这一分段比率现在通常被作为国际通行指数,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02年达到了15%,到2006年已经超过20%,高等教育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新阶段,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按照马丁特罗教授的理论,现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还只能算是大众化的初始阶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大众化初始阶段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规律,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此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阶段的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出路所在。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制度、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基层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这些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一是总体就业形势趋紧。全国正处于“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时期,矛盾相互交织,社会总需求不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数字显示,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左右。二是毕业生总量大幅度攀升。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大幅度增加,2003-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达到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每年增长70万左右。此外,由于各方面原因,每年均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没有及时就业,几年沉积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三是高校毕业生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些高校不能按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定位,脱离市场盲目培养人才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基层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大量毕业生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基层却人才匮乏,难以吸引毕业生。从实际情况看,基层生活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不足,社会保障滞后,也导致了人才下不去,留不住。以湖南为例,据统计,湖南省辖区内高校毕业生2002-2005年在本省就业的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63%、55%、52%、48%,出省就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主要流向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省市,而在省内基层和西部就业的相对不足。四是社会就业观念滞后于形势发展。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总体来说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逐年增加,毕业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教育投入、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诸多因素影响,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尤其是毕业生家长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变化,很多家长和学生仍然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才算“正式”就业,一些学生和家长对薪水期望值过高。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通过舆论的正面导向,促进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准确定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利益所在。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在高校,就业是学生最大利益所在。把这个问题当作高校重点工作来抓,就是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应正确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首先,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人才、争夺人才、引进人才已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党和国家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力,就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次,确保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两者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都是为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而职业生涯占据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人生价值的实现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就业来完成的。关心、关注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的生动实践,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那么现在大学生最关心、最希望、最关注的利益是什么?就是他们的就业问题。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部分毕业生暂时待业,也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这一部分毕业生数量过大,缺乏有效管理和引导,必将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再次,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几年,由于国家扩招政策的全面贯彻与落实,全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衡量一个地方的高等教育是否健康发展,除了看其办学规模、发展速度之外,重要的是看其办学质量和就业状况,看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业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几年高等教育能得到飞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旺盛。科技论文。对于高校的扩招、对于高校千方百计拓展教育资源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人民群众是心怀感激之情的。但是,如果人民群众在适当分担教育成本、交纳一定学费、接受完高等教育以后,不能顺利实现就业,那么,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他就难以理解,他的感激之情很有可能就会变成“抱怨”之声。所以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巩固高校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也是保持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关键所在。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检验一个学校是否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来办学,检验一个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是否过硬、人才培养是否适销对路的重要窗口和重要标志,是促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切入点。一所学校,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如果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就不了业,高等教育就会失去社会的支持,就会失去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必将受阻,甚至中断。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对我国“普通专升本”教育20年的回顾与思考
下一篇论文:高师院校应届毕业生环境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