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对我国“普通专升本”教育20年的回顾与思考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普通专升本”教育一直沿袭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研究一种符合普通专升本教育实际的培养方案已迫在眉睫。专、本有各自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关键词:普通专升本教育,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一、引言

1990年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从普通专科学校在校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即“普通专升本”,这种特殊的培养模式不仅为专科生开辟了一种新的升学途径,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还为我国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十年来,“普通专升本”教育一直沿袭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随着“普通专升本”招生规模和录取政策等方面的变化,普本的教学目标已不能适应普通专升本学生复杂的生源背景,教学实践中凸显的问题已日益严重。研究一种符合普通专升本教育实际的培养方案已迫在眉睫。

自1990年我国实施普通专升本教育以来,已有不少人对该教育模式进行过研究,如:孙为、王伟(2003)就普通专升本教学中实施分级教学模式进行过初步探讨;柯群胜、潘寅(2006)对专升本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过调查;周国平(2007)对普通专升本的政策调整进行过评论;冯旭平等(2007)对专升本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过分析;杜小红(2008)对普通专升本的教育现状和课程设置进行过调查和研究。这些研究对我们了解我国的普通专生本教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纵观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普通专生本教育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现有为数不多的论文仅限于微观层面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和批判,目前为止,尚没有人从整体层面对我国普通专升本教育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以英语专业普通专升本为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根据我国本、专科的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二十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普通专升本教育进行梳理、研究和展望。

二、“普通专升本”教育20年的回顾

1990年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从普通专科学校在校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即“普通专升本”, 该培养模式不仅为一部分优秀专科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打开了一条通道,还为我国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随着招生计划的增多,为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各省区陆续推出了普通专升本政策,即在国家统一确定的本科招生计划框架内,每年拨出一部分指标,实行“3+2”模式,由各省招生部门统一组织考试,普通专升本教育规模日益扩大。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这一举措受到了高职高专学生及社会的欢迎,但同时也给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因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学生中专科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致使2002年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压力加大,这就迫使有学习能力和条件的一部分专科生继续求学,普通专升本教育正好在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搭起了一座“立交桥”。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不仅为专科生开辟了一种新的升学途径,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科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为专科学生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普通专升本教育正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有益实践,是对普通本科资源的优化利用;然而,随着普通专升本学生生源的复杂化,再兼招生规模增长过快,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日趋紧张,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2006年1月,国家教育部和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函[2006]4号),通知规定各地普通专升本教育的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并规定“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该通知的出台意味着政府从1990年起试办的专升本教育政策开始有了较大调整。由于目前“普通专升本”教育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对其进行规范是必要的。

我国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普通专升本”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使这种特殊教育模式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论文发表。

三、“普通专升本”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错位。我国专科学校既不是本科的压缩型,也不从属于本科,专科学校(含高职高专)培养的是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而本科侧重于设计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专、本有各自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然而,近20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普通专生本”教育一直沿袭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这种忽视“普通专升本”学生的教育背景,盲目把普本的培养目标套用在两种目标体系、两种学制、两种培养方式、两种不同校园环境成长起来的学生身上,教学实践中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普通专升本”教育应该与专科(含高职高专)的教育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和延续性、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而不是盲目追求与普通本科一致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亟待改革。目前国内对“普通专升本”学生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上主要采取两种衔接方案:一是插入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班进行教学,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以及各种要求与普通本科院校常规要求一致;另一种是单独编班进行教学,但仍沿袭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因我国专科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专、本间没有必然的过度关系,故两种衔接方案均存在一定弊端。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探讨
下一篇论文:高教大众化初始阶段的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