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 时间:2016-02-14  作者:郑海薇 |  
|  |  
|  |  
|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内容定位差异,按照《标准》对不同内容的要求,避免在必修课程要学生达到选修课要求,加重负担的情况出现。 4、 不同生源层次的学校以及同一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在同一知识内容的
 教学要求上应有所区别。
 例如,对立体几何初步中有关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生源差的学校(基础薄弱的班级)只需按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方法让学生知道并会使用即可,生源好的学校(各校的实验班)则可通过说理,甚至是证明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又如,新课程要求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淡化函数的奇偶性、反函数等概念,将双曲线从掌握降为了解。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5、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数学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在教学中,以几何画板作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主要操作平台,在学习中使用,在使用中提高。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基本成功的。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缓和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让学生从中获益,既培养了兴趣,又取得了好的成绩。
 6、自编同步作业,减轻学生负担,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前,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很多,但均是冠以“新教材”、“新课标”的名义,实则换汤不换药,与“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大相径庭。为此,我们全体数学教研组人员参与编写了学生的同步作业。这样做,我们的老师的工作更加辛苦,尽管也有对课标、教材理解不到位之处,但是我们本着在学习、交流、探讨中提高,在实施过程中完善,必将在新课程改革中积累一笔宝贵的财富。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此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