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通例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6-06-23  作者:杨艳芳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需求增大,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政府依靠财政力量,加大了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仍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因而开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市场,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在我国有长期稳定的市场前景。最近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使这一市场前景在政策上得以保证。具体来讲,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改革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打破市政公用行业垄断局面,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全面开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二是引入新的经营机制,实施特许经营,使得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加强政府对市政公用事业的监管,从而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保证了服务质量。四是初步建立了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与规范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政策与措施。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各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逐年上升。“八五”期间投资总和是2600亿元,是“七五”期间的5.2倍,而“九五”期间的投资总和约7000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7倍。2001年全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维护投资达到2500亿元,达到当年投资最高水平,比2000年增长了34%。近年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维护投资更大。[3]

5、加强了城乡规划工作改进的“五大重点”。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变的过程,各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都曾出现过一些共性的问题,并通过逐步形成共识、逐步积累经验而加以解决。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城镇化经历了一个从自由放任到实行必要干预的过程。我国《城乡规划法》的施行将逐步改变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城乡二元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建设,通过优化城乡结构和布局,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概括起来,我国实施城乡规划工作改进突出了“五大重点”: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各种技术规范。促进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突出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和公众参与的规划过程。二是重视区域性规划工作。《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编制已经完成,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指导了各地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展开,上述城镇体系宏图规划对国家重点城镇密集地区的规划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三是规范和改进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从资源环境条件入手,促进城市增长方式转变。四是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已向十八个城市派驻了城市规划督察员。五是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国共确定了103座历史文化名城、157个城市历史文化名镇(村)和187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6、加快了轨道交道建设步伐。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正步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期,目前全国有十余个城市获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新建总里程近2500公里,总投资达上万亿元。仅

7、加大了城市绿化力度。为了维护城市合理的空间布局,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与环境条件;逐步实现绿化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安置的联动,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逐步引导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使其在空间布局上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要求。根据北京市政府规划部门总体规划的要求,近期内开展了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工作,并从整体出发,综合了区域内各项现有规划的要点,提出了客观性的、纲要性的规划思路,着重分析了该区域内现状的共性问题,为下一步详细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一是明确了规划范围。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范围是五环路至六环路,规划范围内涉及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顺义十个区,总用地面积1556平方公里。为与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衔接,本次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范围为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和市区边缘集团外界至规划六环路外侧1000米绿化带。其中包括通州、亦庄、黄村、良乡、长辛店、沙河六个卫星城及空港城,总用地面积约1650平方公里。二是功能与作用。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是规划市区和远郊的结合部,在此建设绿色生态环可以更好地维护市区分散集团式的布局,有效地防止市区建设用地无限制的向外扩展以及农村建设用地向市区蔓延,保证市区基本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这里分布的卫星城是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城市高教园区、城市居民住宅区,起到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及产业的作用,卫星城和小城镇还是该地区农村城市化的载体。三是规划目标。近期目标(2008年):严格控制该地区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展,实现城市重要生态廊道与楔形绿地的绿化,奠定绿色空间的总体框架,绿化用地占绿色空间比例达到10%;远期目标(2020年):通过政策引导,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零散农村建设用地拆迁还绿,最终全面实现绿色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绿化用地占绿色空间比例达到50%以上。[3]

二)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挑战

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巨大的发展动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加剧”:

1.加剧城市交通“肠梗阻”。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有“五车”(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三轨”(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等,上述“五车”、“三轨”对能源消耗分别是:0、5.6、8.1、0.9、0.7、0.4、0.45、0.5/每人/每公里。不同的城市交通方式的结构和比例对能源消耗有着重大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明显,这一阶段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交通问题暴露最多的时期,以北京为例,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由于交通拥挤,1990年以来,北京市客货车辆行驶速度平均分别下降了15.6%和11.5%。1993年的北京城市交通规划指出,到2000年和2010年,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出行量(不含步行)的比重将分别达到47.4%和58.4%。但实际上市区公共客运体系承担的出行量比例,1986年只达到32%,到2000年下降为26.5%;相反,小汽车承担的客运比例却从1986年的5%上升到2000年的8.8%。北京地铁分担的公交客运量2004年只有1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诞生礼的古今对比研究
下一篇论文:我国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通例
最新论文写作通例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