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及应注意的问题-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着的不容回避的课题。本文尝试从信息技术优势条件下阅读教学的组织开展入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以《孔雀东南飞》阅读教学为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
1、提出问题、进入情境
这是课外网络学习阶段。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在专用网络上提供给学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选段《哭坟》,要求学生配乐整体感知课文,记录下阅读过程中自己的第一感受。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能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情感共鸣。同时,教师在班级网络上提供阅读探究题,为学生在课外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第一起点:①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性格有什么特点;②你认为文章所要反映的思想内容和现实意义是什么;③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和婚姻状况。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倡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参考资料,更提倡在阅读过程中敢于质疑,提出新问题。广阔的网络空间扩大了知识来源的渠道,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呈现出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能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师固有的知识框架和课本、教参上的相关知识,而是通过自由、自主的网络阅读,搜索信息、筛选信息、提取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他们自己对所获得的知识的构建。这一过程本身上又是一个个新的阅读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扩大了的,优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2、启发思考、自主探究
这也是课外学习阶段。在《孔雀东南飞》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了大量信息后,他们会主动地整理相关资料,寻求问题的最佳答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学生以网络小组(如QQ群、Email、班级论坛等)为单位,开展网上交流和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丰富、完善对问题的认识。组内可以达成共识,组员也可坚持自己的观点。组长汇集、记录本组意见和组员提出的疑难或新问题,以便在全班讨论。教师也可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加入到小组讨论中,适时地启发、暗示学生思考。如:当学生在谴责焦母的蛮横、刘兄的霸道,仲卿的软弱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导致这个悲剧的真正凶手”;当学生为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爱情所惋惜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可不可能有更完美的结局?”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教师的参与,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情况,确保学习顺利完成任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有效的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学习主体的单一性,通过多样的网络平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课堂以外的,更为方便自主的交流空间。学生自己在网络上获取的素材,再通过网络交流,实现了资源的延展性,将一个学生的知识延展成更多学生的知识,将一个知识内容延展为更多的内容。另外,课堂教学一般强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网络交流,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实现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互补。利用网络开展讨论,其自由度高、时间随意、内容广泛都是课堂教学难以比拟的,进一步优化了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3、跟踪指导、协作学习
通过课外网络自学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组织课堂学习,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重、难点,围绕学生在自学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探究。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在可课堂内充分发挥教学课件优势,提供《中国古代女子地位及婚姻状况》、越剧《孔雀东南飞》选段等音、视频资料,呈现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乐府的基本知识等文字资料,帮助学生归纳、整合自学阶段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观点,展开集体讨论,逐步启发学生探讨分析:①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②在特定时代背景的人物生存状态和命运的不可测;③导致这个悲剧的真正凶手等问题。这一过程也可以以演讲、辩论的形式展开。学生将自已的观点置于集体的智慧成果中去比较、思考,从而形成更新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适时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过去的传承型转变为新型的探究型。
网络学习毕竟存在有一定的随意性,繁多的学习资料,众多的观点,多样的图片音乐另一方面也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整合归纳,突破重难点。这一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音、视频资料,文字、图片以灵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用传统的口头教授更节省时间,更有效果。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角色的最大化作用,又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将个体网络学习、网络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探究中竞争与发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