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刘延波,邱亚宁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中的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能动发展的内部根据。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我们可以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而语文教学是各学科中最复杂、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育人性很突出。育人的实质就是要在教学中始终以人为本,目的当然是培养健全的健康的人。语文课堂教学心理健康的渗透当然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知识的学习,情感的培养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呢?

一、要培育可渗透的土壤。

渗透就是要摆脱生硬的说教,渗透的最高境界应是“润物细无声”,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师生关系应理顺。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师生之间情感应是相通的,师生原先呆板的“你”、“我”应置换为“我们”,师生心灵沟通不应存在心理上的障碍,可以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苦恼。其次,我们的目光不应急功近利,不要指望立竿见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指导学生的发展方向。第三,创设参与情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感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巨大的潜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是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法,要让孩子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学《学会合作》,我让孩子做文中的逃生小实验,学生在思索、表演中感受到了合作中的协作与自我牺牲精神的重要,受到了说教所无法起到的教育效果。

二、抓住有效渗透的“时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出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看似不经意之精心设计,各科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精心的设计,语文教学尤为如此,既是教育教学就存在着教育主观意识,在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并非顺手拈来,而要适应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我在教学《寻找快乐》这课时,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5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爷爷、奶奶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子的内心独白,我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此时渗透“面对困难,就要有克服的信心和勇气”,就显得水到渠成。这对学生如何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不就是个明显的触动吗?

2、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激发智慧的火花,进行有效渗透。

我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其中有一句是“他们的身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有个学生说:“香”字表现了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学生继续发挥说:“冰心奶奶非常爱孩子,她写了不少关于孩子的文章,可以说她有这种爱,才写出这么美的文章。”这时我抓住这个机会说:“是啊,正因为有爱,世界才这么美好,正因为爱,孩子在她眼中才是一群小天使。”的确,有了爱,世界才这么美好。要教于无意间,润物细无声。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趣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没有爱心、为我独尊等缺点。针对以上种种情况小学语文教材,每篇文章皆为精挑细选,文以载道。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引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由于时代的发展,面对自我意识太强的独生子女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群体的品质,进行心理渗透。例如《议国“英雄”》、《生命桥》中动物为了生存而作出的生死抉择。如《学会合作》中外国专家来我国做的逃生实验,无一例外阐述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时给人心灵带来震颤的美文,如果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亲身感受,教育效果会更好。

(二)、锻造坚定的意志品质。

要实现理想,就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就要有不怕失败的耐性。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及应注意的问题-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古词汇研究的几个问题_常用词-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