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采用传统教学,将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从教学内容上讲,几乎是从被子植物及其开花讲起,直到归纳出生物发育的概念,教学内容被大大增加,且显得支离破碎。
四、教学相长,夯实教学功底
运用现代化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加强直观、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扩充容量、优化教学目标。但是要发挥现代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以理论的学习为先导,确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要逐步掌握现代电教设备(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和视频演示仪)的操作方法。此外,运用现代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烂熟于心,还要依照所用媒体来整体设计教学过程,构建起科学、完整、合理的教学结构,并且反复推敲对学生思维引导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教学语言的科学表达和媒体运用的有效组合等。现代电教媒体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对生物教师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学习新理论、运用新技术和探索新方法的过程中,提高了理论水平,更新了教育观念,增长了知识水平。而教师的钻研精神本身更是给学生树立了"学无止境"的榜样,鼓舞学生努力学习。在运用现代电教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夯实了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基本功,也给教师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怎样将现代电教媒体与生物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使现代电教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共同为教学服务
生物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坚持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实物性”原则,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服务性,及技术的运用要为学科教学服务,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使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但有些教师喜欢在课件上插入一些活动的青蛙和一些不断变化的声响来增加动感,这样的课件常常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达不到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还有一些教师则在传统的教学框架下,一些生物教学软件即兴制作,使课本搬家、挂图搬家、实验搬家,我认为,我们所制作的课件应注重简捷性、实效性和必要性,必须考虑生物教学特点,才能与现代电教媒体形成有效的融合。
二、注重学生实践活动,强调现代电教媒体的应用
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现代电教媒体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是生物学教学的必由之路,但现代电教媒体并不能代替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接来源,必须亲自观察到生物学现象的演示及亲自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才能将所学的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现代电教媒体的应用应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和创新的舞台,认知才能深入发展。
另外,现代电教媒体的应用是为了解决教学难点、优化学生认知过程。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电教媒体优势,实现现代电教媒体与生物教学的有机融合,拓展学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素养,提高生物学兴趣,培养出具有高尚的生物伦理道德观念、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人才。
三、发挥老师集体智慧,集体合作开发课件
教学媒体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与中介,各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一定的教学作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教学媒体,如粉笔、黑板、音像资料、录像、投影等等,对于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开花结果等不能真实地有规律的展现出来。而我们所制作的课件则能弥补这些不足,但课件的可塑性很大,不同的人在开发课件时所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不同的,且教师教学任务重、技术水平欠缺,因此我们可以发挥教师集体智慧,让教师分工合作,通过校际不断优化形成课件素材库,让现代电教媒体为我们的生物教学服务。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