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试 谈 翻 译 中 的 美 学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译为:新炫双色眼影

明媚的色彩,上妆柔滑细腻,令美目顾盼生辉。

由于化妆品是 “软卖”?型的产品,其说明书需要典雅华丽的词语来包装。上例中所选用的词语, 都是能够唤起女性消费者爱美之心的美好词汇。英文中仅用了“smoothly”(平滑地), 但是汉译文中就利用了增词的技巧, 增加了 一个 “柔” 字译为 “柔滑”,?很好地突出了女性肤质的特点,能够引发美好的触觉联想。英文原文中的 “eye-opening”, 直译为“睁大眼睛的”, 意译为“使人吃惊”或者 “有启发性”。而译文中为了照顾到美感的传达,选用了一个能够体现美貌女子眼睛特色的成语“顾盼生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美目顾盼神飞,婉转灵动,当然是每个追求细节美的女人所梦寐以求的。如果这种眼影能够帮助实现其梦想,这些女性消费者又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掏腰包是自然的了。而化妆品说明书翻译的目的之一:宣传促销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诗歌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广袤星空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颗颗璀璨的明星,她们交相辉映,放射出无限的艺术魅力,给人们带来了至美的享受。

诗歌的欣赏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诗歌翻译则是一种美的创造。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带着镣铐跳舞”,却奋力追求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境界。根据多位译者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在翻译诗歌方面追求“音美、形美、意美”的翻译美学理论。

1. 音美

诗歌欣赏最大的乐趣之一在于其韵律美。论文参考网。诗乐同源,诗与音乐都是用其节奏、韵律、停顿去打动和感染人。诗的韵律美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构成诗的魅力与美的关键。朱光潜在《诗论》中写道:“韵的最大功用在于把涣散的声音联络贯穿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论文参考网。”所有的音素、所有的节奏和所有的韵律,因其本身的美和其固有的内在规律,通过强弱高低、回旋起伏和轻重缓急的变化,唤起一种难以用具体语言表达的微妙的情感和艺术体验。当音美、形美、意美和谐而又美妙时,就会融为一种震撼人的心灵的力量,给人以美的颤栗、美的顿悟,使人在这个世界上窥见了一眼只有神灵才能企及的美的天堂,从而在灵魂上得到美的洗礼和升华。这种对美的体验是译者和读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音律美恰是进入这个境界的第一层阶梯。诗人徐志摩曾说:'诗的真妙处不在它的字义里,却在他不可捉摸的音节里。'没有了音节和韵律的美,诗的魅力则为之减半。例如:

赠 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Parting

Du Mu

Deep, deep our love, too deep to show.

Deep, deep we drink, silent we grow.

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

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out heart.

这首诗中的意象美-——蜡烛垂泪和同音字“心-芯”,都被译者完美地表达了出来,并用顿行、标点造成节奏上一唱三叹的效果,使这首译诗读起来沉重、凝滞,与恋人难以割舍而又含蓄掩抑的情感相吻合。顿行中的逗号将表达怀离别愁的诗句断为三截,这使得诗句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和音乐感,如阳关三叠,一唱三叹,余音袅袅,回味无穷;如书法中的飞白,在浓重的着墨中留出了间隔和透视的空间;又如音乐乐曲中的休止符,短暂的休止营造出一种“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境,可谓“不着一字”只用顿行,即可取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顿行使这首诗平添一种“执手相看泪眼”、“欲语还休”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英译中deep的五次重复[di:p]音,如同泪珠滴落的声音(drip)和动作,在听觉上反复冲击我们的情感,与蜡烛有心滴泪的意象一起成为音美、意美的妙合。

2.形美

诗有四言、五言、七言,词曲有长短句,形式上有对偶、排比、叠字等不同的手法。在中诗英译时,只有巧妙地将完美的内容放到同样完美的形式中去,才能完美地再现原诗的美。这些对偶排比、叠字或词序变位,本身并不具有词句上的意义,但却包含着译者独具匠心的修辞艺术,使诗译“笔健而不粗,意深而不晦,句新而不坚,语新而不狂,常中有变,正中有奇,题常则意新,意常则语新”,更具雕塑美、音乐美和意境美。例如:《西厢记》中“惺惺惜惺惺”,译为:

Clever loves clever

Forever and ever

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相互结合,“ever”在视觉、听觉上的四次重复,用叠字、叠音突出了张生与莺莺两心相知、两情相悦,“乐莫乐兮新相知”之喜悦。张生和莺莺通过吟诗、对诗,交换心曲之后,张生不由地感叹到“自古惺惺惜惺惺”。这里“惺惺”指“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己”。“惜”字有“怜惜、怜爱”之意,译作love,与 clever,forever and ever形成了[ve]音的重复。正是叠音、叠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名句在英译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隽永。

3.意美

最优美最著名的诗句是音美、形美、意美自然妙合的产物,这样的美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给人带来由衷的喜悦。不断沐浴在这美的境界中,使我们悠然自足,别无他求。然而译诗难,译格律诗更难,译出格律诗的意境可谓难上难。在译出诗句还是译出意境必须有所取舍的地方,许译的处理是在译出深层结构的意境上着眼,同时尽可能地保持音美和形美。例如:

李白的《静夜思》中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诗人远离家乡,在明亮的月光下,淹没在浓浓的乡愁里。诗人的无可奈何之感由“drowned”一字点出。相对来说,有人将思故乡译做“missing my hometown”,在意境上则稍逊一筹。前者为被动,蕴涵乡愁之浓重和诗人的宿命感;后者为主动地怀念或思念,使乡愁的浓重大减。

美是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在翻译中除了讲究最基本的翻译标准外,美学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读者才有兴趣阅读各种国外文学,去感受世界各国丰富的文化和文学。


参考文献:
1. 崔刚. 广告英语[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 吴文安. 试论翻译与美学[J]. 山东外语教学. 2003, (5).
3. 王佐良. 论新开端[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4. 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视域融合观点下《孤独的割麦女》三译本比较
下一篇论文:试论把字句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生成途径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