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影视翻译是一个较新的翻译领域,由于在口语化、接受者、口型、语言的性格化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和制约,影视翻译体现出与文学翻译不同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学翻译,口语化、接受者、口型
影视艺术是大众传播媒体,它面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广大观众,是与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艺术形式。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和扩大,英语原版影片的引进越来越多。因此影视翻译就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关注和重视。与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影视艺术是画面和声音的艺术。在影视剧中,屏幕上的画面与人物所说的话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它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视听语言,是口头和笔头语言的高度结合。优秀的电影语言无论从语义、词汇及语调方面都应该精炼而富有内涵,应该具有性格感、动作感、逻辑感。因此成功的影视翻译能使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同样,由于与一般文学作品相比它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还有语言、文化背景等等的不同,因此影视作品的翻译有其特殊的技巧。
一.影视作品与小说等文学作品相比,有以下特点:
1.直观性
影视作品是视觉和听觉的艺术结合,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观众可以很直观的听到语言并看到字幕。
2.语言的转瞬即逝性
小说是印在纸面上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来选择阅读的次数及方法,如果一遍看不懂,可以看很多遍,直到理解为止;而影视作品中的语言具有瞬时性,要求听众要一遍听懂,观众不能选择视听的次数。
3.语言的群众性
小说等文学作品对读者的文化水平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小说可以有专门的读者群。而影视作品由于其声、影结合的特点,它的直观性,让它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此,除少数作品外,绝大多数影视作品的翻译都应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的教育水平和理解水平,这样才能为观众所接受。
由于上述特点,影视作品的翻译必须以其对象观众为中心,考虑到他们大部分人的语言水平、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这也就意味着影视翻译不能像一些严肃的文学作品翻译那样,强调忠实于原文作者,而较少考虑读者的反应。
从语言上看,影视作品的语言必须是能够说出来的语言,必须是能够口语表达的,而并非仅限于书面。虽说某些小说的语言看起来很美,但是读起来却未必上口,甚至于会造成同音异义的误会,这在书面语言中是体现不出来的。因此,影视作品的语言的翻译还要注意语言的读音与意义的协调。要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而不是文韵十足,让人无法接受的书面语言。要是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事情真的发生一样的语言,而非生硬死板的语言。
大部分影视作品应当使用普通话,因为我们翻译的影视作品的对象不仅仅限于一个地区,如果使用方言,那对于不属于这个地区的观众来说,他们就很难欣赏这部影片。因此,方言要尽量避免。但是这并不排斥非正式的普通话及小部分方言以达到原文学作品的表现效果。
二.鉴于上文提到的影视作品本身具有的特点,影视作品的翻译与文学作品的翻译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口语化特点
我们翻译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时,所用的语言一般比较正式。当然小说里也会出现对话等口语化的东西,但总体来说,小说语言要比影视语言更为正式和规范。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但语言在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语言绝大部分是对白,因此必须要遵循口语化的特点。影视语言应当自然逼真、生活化,甚至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那样零碎和不完整,更多的俗语、俚语及语气词。不仅应该文字上通顺,更要贴近生活,易于上口及听懂。
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是“读”小说,“看”电视,接受译文的途径不同,因此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同样一句译文,当你用眼睛去看时觉得没什么不妥,可当你用耳朵去听时,也许会觉得不自然。所以口语化在影视作品的翻译中十分重要。
例如电影《保镖》中Rachel与她的保镖Frank初次见面,有这样一组对话:
Rachel:Hello.(你好)
Frank:Hi. (你好)
Rachel:Well, you don’t look like a bodyguard.(你看起来不像保镖)
Frank:Who’d you expect? ( 你觉得保镖应该是什么样子)
Rachel:Well, I don’t know, maybe a tough guy.(嗯,我也不知道。或许应该很强壮吧。)
Frank:This is my disguise.(这样可以掩饰我的身份)
两人初次见面,Hi及Hello都译为“你好”比较生活化。“Who’d you expect?”如果直译为“你期待的是什么样的人?”观众理解会有难度,或者说不够口语,不符合中国人的口语习惯。而把这句译为“你觉得保镖应该是什么样子”听起来就显而易见了,而且与上文连贯以来,前后呼应。“This is my disguise”显示出Frank的幽默感,如果直译为“我用它来做掩饰”显得非常生硬,无法体现人物性格,译为“这样可以掩饰我的身份”则将Frank的机智幽默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人物所处的情景及人物性格相吻合,更具生活气息。
除此之外,也由于观众所处阶层的不同,要求将对白转换为准确的普通话口语,并根据剧情、潜在观众的认知能力,用适当的语言来传达原片信息和人物感情。
2.不同层次的接受者
一般来说,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是能够欣赏文学的人,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感情比较丰富。由于可能经常阅读类似的译文,因此若译文中出现一些西式的句子,他们也不会感到奇怪,或者理解困难。而对于影视作品来说,这一点就不同了。由于改革开放,我们现在大量引进英文影片,种类也多种多样,恐怖片、警匪片、科幻片、喜剧和闹剧等等,因此各种文化层次的观众都有可能接触到这些,对于这些影片的翻译,他的未来读者的阅读能力相对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文化层次要更广泛一些,这也就意味着译文要更通俗易懂。否则,译出来的影视作品不能为大部分观众所接受,再好的影片也无用,会影响到其收视率,当然更主要的是影响我们从中了解他国人民的不同文化、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