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从时间角度解析陶渊明作品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其余陶渊明作品中均有表达时间观念的词汇出现。陶氏作品自始至终高扬着强烈的生命意志。生命意志,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从时间角度解析陶渊明作品。
关键词:时间,生命意志,率真自然
 

一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

据笔者统计,除《读山海经》等23首诗歌外,其余陶渊明作品中均有表达时间观念的词汇出现。范围从远古、到陶氏所在时代、再到“身后”的未来,都在其诗兴关照范围之内。

同时不同语,随时、随事、随句、随意自由选取,显示了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表达当初、以前之义时,他分别用尝、曾、初、一(当初)、昔、往昔、畴昔、在昔、昔日等词语表达,对少年则用少时、少年、二六、十三、三四、弱龄、弱冠、少壮时等词语。早晨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质朴而不单调,内里充满机巧。或则单用“翼翼归鸟,晨去于林”;或则变换词性“一日难再晨”;或则与“暮”对照使用,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晨耀其华,夕已丧之”文字整齐,表意连贯,明人王世贞说:“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如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艺苑卮言》卷三);或则使用“晨+X”形式自由组合,或跟名词,或跟动词,内容丰富,简练传神,“晨兴”“晨风清兴”“林鸟喜晨开”“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①在此看来并非虚言。

运用古代乐律、天文历法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表达时间。“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杂诗三首(其一)》)中“势”指星与昂运行的位置,这两句讲从太阳落山到天亮之前,充满了彻夜的惆怅,对羁役之厌突出了时间漫长。“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和郭主簿二首》(其二))后半句中“素秋节”,按古代五行之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又称素秋、素节、秋节。②以素秋、秋节二词叠用,即运用了五行术语,又帮助渲染了季节特有的氛围,寓有于无,诗人浑然不觉。

写景的同时暗含时间变化,如“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八首(其二)》)既有壮观场面以供审美,又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日月掷人去”中以岁月比拟做有生命的物体,把人无情地抛弃,怅惘顿生。“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中“晨鸡”拟人化使用,语气轻松,而内有深意,与下文“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衔接紧密。这些打破常规的词语使用,看似毫无做作之感,岂不知作者内里充满着多少的创作意趣或生命感悟。

运用衬字、叠字、倒置、省略、变换词性等手法突出时间关照,语言清晰流畅,活泼而不失沉稳,斧凿之音悄无声息。“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停云》)中“于”是个衬字,读之,“于”字声音延续起到了感情积淀的作用,与“征”的声音前后相连,吟哦情意,有强烈的岁月幽远沧桑之感。“斯晨斯夕,言息其庐”中“斯”字,衬字而已,却有强烈的时间节奏。“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和刘柴桑》)“迈迈时运,穆穆良朝”(《时运》)中“去去”“迈迈”“穆穆”以叠字方式,感叹时光易去,流逝不居,充满了动感。“春燕应节起”一句,诗人讲燕子随春天节气的到来飞舞,高明之处在于,把“春”字置于“燕”之前,以突出大自然“应节”而动的生机与活力,这是词语倒置的高妙之处。正如宋人程俱说陶诗“言出无言意,妙语自天与。譬如清冷渊,月湛不可取”(《读陶靖节诗》)。论文大全,生命意志。陶渊明也用改变词性的方式组词炼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中“晨”,名词作动词使用,生动简练,蕴含着沉闷的无声感叹。论文大全,生命意志。

陶氏对时间观念的精准表达根源于“师自然”的宇宙价值观及“任真”的品性,表情达意容不得丝毫做作、囫囵之语,故其作品词汇多而细致、精确。无怪乎苏轼有言:“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也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后人学陶诗者多不能得其真谛。“靖节诗甚不易学,不失之浅易,则伤于过巧”(许学夷语)。

二丰富的生命意志

陶氏作品自始至终高扬着强烈的生命意志。时间既可写景开篇,又可引发议论;既可忆事勉人,又可伤时感世;既可记录行迹,又可践行励志。

以寒、暑、晨、夕之景开篇,感发意志。“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腊日》)点出时节已经暖和,为接下来的柳树、梅花美景之下衔觞赋诗做了铺垫。“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薄二首》其一),夏天坐在屋前树荫下,凯风徐来,吹动衣襟,聊发泫然自得之志。论文大全,生命意志。作品读起来没有生疏阻隔之感,一方面在于由景入情,写时状物,勾画出最亮丽的生活色彩,之后“开我襟”、“衰周来”等过渡点选择得恰到好处,议论之语水到渠成;另一方面,以时间描写始,以真切之心把最真实的生命感受记述出来,使人读之如遇故人、促膝而谈一般。

生命消逝,人生空化。从时间角度观察人生、世事,多用道家术语、隐语指代,如“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还旧居》),“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杂诗》其八)“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饮酒》其一)。很多大家在这方面有过精辟的论述,不再赘言。

回忆故事,缅怀人情。诗中有对少年穷苦的回忆,如“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有对朋友情谊的缅怀,“岁月眇徂,感彼行路”(《赠长沙公》);有对岁月飘忽,志气未行的感愤:“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八首》其二);还有对至情至爱的怀恋,“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祭程氏妹文》),《与子俨等疏》写“病患以来”亲人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充满了浓浓亲情。

歌颂志节,坚守己愿,多见诸其咏史诗。《咏荆轲》中“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本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另一种叙述,比之荆轲之辞,陶渊明更能在“逝”与“生”生命变换中体验这种悲壮。“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中“已”与“余”,表明物理时间上已经消失,但他总是在关照一种永恒。“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饮酒》其二),没有坚守志节,就不能流传百世,儒家“君子固穷”及人生有三不朽的论断在陶渊明心中是深有影响的。论文大全,生命意志。“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并序》),与其归隐后任何时事相比,“在昔”是陶渊明理想存活的年代。在陶氏意念中,“今朝”概念始终是负价值取向的。刘裕北伐占领长安后,陶氏也试图去中原地区感悟圣人行迹,但是他还是认为“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黄虞……关河不可逾”(《赠羊长史并序》),对时局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种时间标度,只有尧舜时代才有理想的世事,安贫固守是唯一出路。

在陶氏的诗序、赋、散文中往往提到作品所作时间,尤其值得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在陶渊明自身价值观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论文大全,生命意志。他认为记载事情的缘由、经过、时间、地点是作品题中应有之意,于是在其诗歌序言中多有确切时间。《归去来兮辞》序中有“仲秋至冬”“乙巳岁十一月也”,《游斜川》序中说“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年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从记叙即意味着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而言,陶渊明作品中形成记叙式的思维惯性是合理之事。由此看来,高建新教授提出“以文为诗”始自陶渊明的说法是有道理的③。

对时间观念的把握,不仅展示了各种生命意志,也充分展示了其“直写己怀,不事雕饰”“道理精明,世事透彻”的为人为诗特色,唯此才能“语圆而气足”、“语简而意尽”,其为人与为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从以上对时间词语的分析看,陶渊明确有极其丰富的词汇储备和高超的驾驭能力,让我们体验表达方式上的丰富与华丽,而其诗歌的背景色则是陶渊明高昂的生命意志、“任真”的生命态度以及质朴的人文情怀。正如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论文大全,生命意志。……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④


参考文献:
①萧统:《陶渊明集序》
②魏正申:《陶渊明集译注》,文津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93页
③高建新:《“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④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谁是权威的叙事者——关于The woman in the black《黑衣女人》的女性主义叙事
下一篇论文:谈《儿子与情人》中的人性异化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