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把握诗歌复杂情感的“四法则”

时间:2016-06-19  作者:佚名

论文摘要:把握诗歌复杂情感的“四法则”

论文关键词:诗歌 情感 四法则

诗言志,歌传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诗歌,其内容,手法,语言,都只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某种或某些情感。从这个角度讲,读者真正读懂一首诗的标志就是准确把握住了诗歌表达的情感。在高考诗歌鉴赏的四大考点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中,情感是鉴赏的核心层次,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热点和难点。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题来看,对情感的考查有难度逐年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诗歌中情感的表达常常呈现出下几个特点:第一是情感多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第二是:多是丰富、复杂的,少有单一的。第三是:有时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静止的。这就给考生在把握诗歌的情感时带来了困难和困惑。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情感复杂这类诗歌的情感,做到答题时要点不偏、不缺、不漏呢?笔者认为主要要用好以下“四个法则”:

法则一:强化诗歌情感复杂多样的意识

在解答诗歌鉴赏题之前,考生应该先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一首诗歌的情感通常是比较复杂的,一首诗中会同时表达多种情感,一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可能是变化着的,一首诗中的不同情感可能是交错交织的。树立这样的意识有利于考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把握情感,有利于在情感的概括上做到不缺不漏。为了帮助考生强化诗歌情感复杂多样变化的意识,可以先让考生回顾我们教材上学过的一些诗歌。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的《念奴娇q赤壁怀古》,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这些诗歌的情感都呈现出复杂,变化,交错交织的特点。

法则二:综合利用把握诗歌情感的“7个借助”

1.借助诗歌标题。如《春夜喜雨》中的“喜”字,《书愤》中的“愤” 字。

2.借助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即知人论世。如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这三首诗分别写于李清照的青年、中年、晚年,对应的情感分别是:少女时代的欢愉,中年婚后的相思之愁和离别之愁,晚年的丧夫之哀和亡国之恨。

3.借助意象意境,即缘景明情。如杜甫的《登高》用疾风、高天、哀啼之猿、落木等带有感伤色彩的意象营造凄凉萧瑟的意境抒发诗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4.借助诗歌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和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如李益《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这个字。

5.借助注释。如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有一个注释: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朗州司马时。利用这条注释就比较好理解诗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所表达的乐观豁达。

6.借助考题。有时诗歌的考题上会有一些提示或暗示性的语言,这也能帮助考生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情感。

7.借助诗歌题材分类。同一题材类型的诗通常情况下表达的情感是相对固定的,考生可以通过熟记各种类型诗歌常表达的情感来把握这一类型中某一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论文代写但要注意避免犯先入为主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一首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所以在分析诗歌情感时,以上7个方面的借助要综合考虑,综合运用,而且把握情感主要依据还是诗句本身,不要犯仅仅只看注释而不顾其它或者只看其中一点而抛开其它不顾的毛病。

法则三:“四类情感”牢记于心

诗歌常表达的情感笔者把它们分为四大类:豪情、喜情、闲情和悲情。常用来描述这四类情感的词语有:

1.豪情:建功立业、建功报国、报国杀敌、收复边关等雄心壮志等。

2.喜情:欢快、愉悦、高兴、兴奋、乐观等。

3.闲情:恬淡、恬静、闲适、宁静和平、悠闲自得等。

4.悲情: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痛苦、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时光流逝、离愁别恨、思乡思亲之苦等。

考生先记住这四类词语,在训练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较快地判断出某一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类型。

法则四:逐句落实,逐条归纳,不空不漏,全面完整。

考生在分析概括诗歌的情感时要注意对诗句逐句落实,做到分析有理有据,做到全面完整,不偏不漏,每一种情感的得出都要注意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空穴来风。

例(1)(2013高考·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研究
下一篇论文:解读倪瓒作品《六君子图》与《渔庄秋霁图》两图的构成和意境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