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如何阅读与评价王朔作品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王朔作品最吸引人的特征是其反叛精神和调侃语言。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详细分析其”顽主”形象和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这种失重感带来了个体的孤独,这些顽主们像城市里的马群一样成群结队地在城市里闲逛,所谓的哥儿们只是在行为上的一致,他们的共存只是缓解了暂时的主体焦虑。他们彼此并不能互相分享内心的快乐与哀愁,他们也没有更深一层的情感交流,当群体解散后主体焦虑和由之而来的孤独感就会浮出水面。
关键词:顽主,孤独,主体焦虑,调侃,自我作践等等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众能接受挑战者王朔?王朔到底为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什么东西?这要具体到王朔作品的基本要素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王朔作品最吸引人的特征是其反叛精神和调侃语言。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详细分析其”顽主”形象和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

一、“顽主”形象

王朔的大多作品里,都是一些没有父母的自由自在的年轻人,如《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即使有父母,也总是以对立面出现,或压抑他们的自由行为,或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折磨者,如《动物凶猛》《我是你爸爸》等。他们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拒绝加入到既定的规则合唱中,他们不属于家庭,不属于单位,不属于任何一个对其身份编码化的地方。他们只是些游荡的个人,像一些鼹鼠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

这些自由自在的个体没有什么原则,什么纲领,完全凭个人喜好聚在一起,他们在对方的形象中看出自己,他们稀里哗啦地喝酒、打牌、胡侃,生活在他们那里变得没有什么边界,他们嘻嘻哈哈地漫游在想象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最高的生存境界便是轻轻松松地活着。比起一般老百姓,他们确实轻松得多,可是,他们并没有在轻松中得到生命的飞腾,却有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失重感。这种失重感带来了个体的孤独,这些顽主们像城市里的马群一样成群结队地在城市里闲逛,所谓的哥儿们只是在行为上的一致,他们的共存只是缓解了暂时的主体焦虑。他们彼此并不能互相分享内心的快乐与哀愁,他们也没有更深一层的情感交流,当群体解散后主体焦虑和由之而来的孤独感就会浮出水面。《动物凶猛》便是写了中国七十年代的城市中青少年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经验便是主体性焦虑以及由之而来的孤独感。这些青少年从学校的束缚中逃离出来,却受到成人世界各个方面的压抑和弯曲,大人和孩子的世界是那么遥远,孩子与孩子之间又不能彼此分享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经验,所以,他们青春期的骚动只能用非正常的形式呈现出来。于是,他们打架、咒骂、起哄、相互嘲笑和模仿,可是,这并不能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孤独。孩子的世界是这样,成人的世界也无非如此。《许爷》里的出租车司机许立宇,《过把瘾就死》里试图在爱情中寻找慰藉的男女,最终都像两只困兽相互撕咬着对方。

他笔下的这些嬉皮士吃足了睡,睡足了吃,生活变得没有任何规矩和约束,他们随意而放纵,吃喝玩乐,欺骗敲诈,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限制和规约,社会秩序中那些持久的、正统的、老式的所有一切都受到他们的嘲弄:怎样才能成为小说家呢?“说学逗唱,什么都感兴趣,什么也干不好。屁股得沉——坐得住;眼睛得尖——好事拉不下;脸皮得厚——祖宗八代的龌龊事都得打听;腿脚得利索——及时避枪口。”他对文学和作家可谓极其嘲弄讽刺之能事,这一方面可能源于深藏于其内心对知识分子的恐惧与反感,一方面源于他有意为之的极端立场和反叛姿态。父子关系也是他反叛和否定的重要方面。父子关系作为社会伦理秩序中最重要的象征因素:血缘、伦理、家族、权威等等,随着父子关系的错位和颠倒,社会伦理秩序轰然倒地。《我是你爸爸》中马林生这个“准知识分子”的父亲被描述得卑琐、无力、虚弱、装腔作势,在与儿子的较量中,处处处于劣势。父亲形象倒地,家庭分崩离析。

而王朔对这一切秩序的否定和嘲弄都是以调侃的方式来完成的,调侃是他结构小说的方式和叙述话语,也是他小说中人物的基本精神状态。在他那里没有什么正经事、严肃、神圣、高尚等等,什么都可以拿来开玩笑、“开涮”。王朔大胆的使用当下流行的口语,鲜活而富有表现力,“侃”味十足,我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未必同意他的观点,但却被他的言语揪住,俏皮、形象、粗砺、鲜活、有趣,从而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幽默。

二、 调侃

从王朔的大多数作品来看,他的叙述空间多以军队大院或以现代楼房建筑为主,如《空中小姐》《浮出海面》《橡皮人》《顽主》《动物凶猛》等等,这里的年轻人也操一口流利的京腔,可是,他们所使用的北京话的组成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论文大全。他们所说的不再是引车卖浆之流的市民话语,而是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话语,用王朔自己的话就是“城市流行语”。“我借助最多的是城市流行语,老北京的方言我并不太懂。这些流行语的来源很多,有语录中的,有重大事件中的,还有新典故等等。”王朔有意识地运用和创造城市流行语,其意于主要是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和父系家长。当然也会有一大部分是指向男女与自我。但是,由于这些年轻人本已不成体统,作恶多端,他们的自我作践并没有构成对当下的莫大讽刺,倒是那些对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和正统思想的嘲讽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效果。请看下面几段王朔文本中的幽默段子。

“您就一点不帮我干干?”

“没看我忙得很!”老头子从眼镜后面露出眼睛瞪于观一眼,“我刚坐下来你就让我安静会。”

“没活你也不忙,有活你就马上开始忙。你怎么变得这么好吃懒做,我记得你也是苦出身,小时候讨饭让地主的狗咬过,好久没掀裤腿给别人看了吧?”

“你怎么长这么大的?我好吃懒做怎么把你养的这么胖?”

“人民养育的,人民把钱发给你让你培养革命后代。”(《顽主》)

“别人瞧不起咱们也就算了。”刘会元激动地对我说,“咱们不怨命,怪咱自个,谁让咱小时候没好好念书呢,现在当作家也是活该!但咱们不能自个瞧不起自个,咱虽身为下贱,但心比天高出淤泥而不染茅厕不知臭历尽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不过我就是难过。”我含着泪,眼泪婆娑的胡乱打出一张牌,“我从小那么有理想有志气,梦里都想着铁肩担道义长空万里行,但长大了却——现实真残酷——”

我泪滴下来:“我爸要活着,知道我当了作家,非打死我。”(《一点正经也没有》)

构成王朔文本中幽默来源的不再是北京市民的日常经验和生活中常识性的事物,他从小受的教育和家长的说教,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宏大叙事,构成了王朔调侃的对象。他把革命战争时期的话语、文革语言、当下的流行话语以及民间的话语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一种奇妙的喜剧效果。在他那无所不在的调侃中,不仅那些虚饰和形式显得滑稽可笑,高尚的东西也变得一钱不值,道德、理想、人生、意义、正义、正面价值统统荒唐可笑。王朔文本中的人物玩世不恭,他们自我作践,一个劲地说自己不是人,弄得别人毫无办法。其实他们在嘲笑自己的时候,把那些假装正经的人也一起嘲笑了,你还拿他没办法。他们说自己是流氓,并公开宣称:“我是流氓我怕谁?”

王朔作品这些游手好闲的“顽主”形象承载了社会转型期当下城市青年的精神状态,包含了无限丰富的社会和文化信息。商品经济的大潮把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冲到现实层面,他们经商、下海、投机倒把、唯利是图。但是精神层面却一无所有,所有的人文精神被他们嘲笑。论文大全。在文化转型和价值失衡的现实空间,王朔的破坏力毫无阻挡。而他语言的俏皮生动、有趣味更赢得了广大城市青年的仿效,读他的小说不需要思考和素养,不需要审美和感悟,轻松而休闲,而他对秩序的挑战又满足了青春期青年内在的反抗情绪,读后获得快感。论文大全。这有点像香港周星驰的搞笑片的喜剧效果了。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认识的扩散
下一篇论文:散文——大气深沉的文体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