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当战争到来的时候,斯佳丽放弃以往的大家闺秀的身份,积极投入到在乱世中照顾家人的重大责任与任务中。作者笔下的斯佳丽的生动多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佳丽的矛盾的性格有其许多值得广大读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斯佳丽,矛盾,性格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乱世佳人》(又译《飘》)自1936年问世以来,受到众多女性和评论家们的关注,曾一度在美国被列为最畅销作品之一。论文参考网。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也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欣赏,学习的一位女性。作品中描绘了斯佳丽的水火交融的矛盾的性格,这也是有其根本性的原因的。斯佳丽出生于十九世纪中期,生活在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一个富裕的庄园主家庭。父亲是爱尔兰人,性格开朗、热情、随便,不喜欢被规则所束缚,但渴望了解其他社会和文化。论文参考网。她的母亲出身高贵,系优雅端庄的法兰西贵族,她高贵、典雅、娇柔。他们一个有着豪爽仗义的爱尔兰农民精明朴实的血统,一个有着极富教养的法国海滨贵族血统,斯佳丽就是这两种血统的交融。加上其生活的佐治亚州是美国南方一个开化较晚、不拘礼仪的地区,那里有着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孕育了一代具有极为浓厚的“南方性’情节的人们,这样的环境为斯佳丽性格的形成提供了自然的养分。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其矛盾的性格,即水一般的温柔与火一样的热烈。作者对斯佳丽这个角色的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几乎每一个女人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性格,都是矛盾的性格的集合体,性格多元化的综合体现。正如俄国文学巨将托尔斯泰所说:“所有的人,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高尔基也表达同样的意思,他说:“人们是形形色色的,没有整个是黑的,也没有整个是白的。好的和坏的在他们身上搅在一起了—这是必须知道和记住的。所以,斯佳丽的性格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值得我们去仔细的揣摩。
刚强、坚韧
在当时的那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乱世中,她毅然坚强的为玫兰妮接生,照顾玫兰妮和孩子。在战争的废墟和硝烟中,驾着马车找到白瑞德,冲破关卡和阻碍,回到塔拉庄园,表现了其不同一般女人的勇敢和坚强。在战争的年代,母亲病亡、父亲痴呆、家里被劫,家人的生活到了异常艰难的境地,她能够不留恋以前富足悠闲的生活,忍受生活的重重打击,担负起照顾一家人的责任,带头下田干活,让妹妹摘棉花,她时常举着萝卜向天发誓,一定不再让家人挨饿,俨然一个乱世女强人的形象。这一点上,《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她有着相同的品质,能够不畏惧生活的艰辛,作为家里的长女,坚强的挑起家里的重担,为拯救一家人的生活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剧情的末尾,也就在这个时候,她突然清醒了,觉得自己真正爱的是白瑞德,最应该珍惜的也是白瑞德,最适合的也是白瑞德,而不是阿希礼,可是白瑞德却就在这个时候,离她而去,她在感情上受到如此严重的失败和打击下,却依然坚强的站起来,告诉自己:Tomorrow isanother day。在整个的剧情中,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她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和创伤,都能够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的站起来,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低头,体现了超乎一般女人的坚强,坚韧的优秀品质,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广大的女性所学习的。
适应力强
当战争到来的时候,斯佳丽放弃以往的大家闺秀的身份,积极投入到在乱世中照顾家人的重大责任与任务中。在家人的生活出现困境的时候,她首先带领妹妹们去田里干活种地。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又踊跃投入到金钱活动中。她总是能够认清形势,以极快的速度去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自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做到游刃有余,不被社会所淘汰,不会成为社会的牺牲品。而《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在这点上是和斯佳丽有着很大的不同,苔丝虽有劳动者的一切优秀品质,但她的做法却不能够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多少有点格格不入,才会成为社会的牺牲品,酿成最后的惨剧。
自信
斯佳丽总是对自己的美丽与魅力特别的自信,所以才会无所顾忌地去和别的女人争夺男人的青睐。她也每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努力与命运抗争。
执着
从斯佳丽深深地被阿希礼优雅的外表吸引而爱上他以后,她就一直坚守着自己心中的这份爱,哪怕阿希礼与玫兰妮已经结婚,也哪怕自己已经嫁人,她都从不放弃追求阿希礼,表达自己对他的爱。斯佳丽对阿希礼的这份执着正如同白瑞德对斯佳丽的那份执着相当。
虚荣
斯佳丽是一个虚荣的女人 。有位名模曾说:“女孩子总是要有一点虚荣心的,无论这虚荣心表现在什么方面。论文参考网。”斯佳丽的虚荣使得她对外表的追求是那样的执着,乐于打扮自己来吸引男人。当她要用自己的美丽去向男人展现的时候,觉得必须要有一件漂亮的衣服才可以,她就扯下母亲唯一的遗物——窗帘做了裙子,穿上那件漂亮的绿色的裙子时,才使得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不过她也是为了拯救家人才这样做的,倒是可以理解。
贪婪
当南北战争结束后,斯佳丽往日的富足安逸的生活也随风而逝了,这让她明白在那个时代要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挣钱,所以她就利用一切手段和能力去进行金钱的活动,而且变的对于金钱越发的贪婪,她对物质的这种强烈的追求正体现了早期资本家的特性。
作者笔下的斯佳丽的生动多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佳丽的矛盾的性格有其许多值得广大读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邓玉芬. 斯佳丽:“飘”不走的梦和人——对《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5, (02) .
[2] 杨云. 试论《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艺术形象[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03) .
[3] 荆兴梅.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
[4] 邹晶明. 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斯佳丽身上的传统意识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 , 2003, (03) .
[5] 韦震华. 解读斯佳丽的“明天”心绪[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06) .
[6] 张庆红,田一万. 《飘》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南方社会的变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