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浅析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团队意识培养上的应用_论文格式

时间:2011-07-06  作者:秩名
  第三步,协调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的活动,让学生们尽情发挥,从中学会如何分工与合作、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将事情做到最好,体会团队合作的快乐,了解团队力量的强大,打破心中原有定势思维,收获知识。可以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然后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通过交流、分享,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努力挖掘别人的优点,同时也了解自身的不足。

在辅导过程中论文格式,教师要充分融入其中与学生一起体验,用热情、真诚感染学生。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小活动去体察、联想、分析和反思,从而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还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讨论,积极对他人的意见予以回馈,鼓励学生中不同观点的交换。

第四步,深化引导。随着学生对于辅导认可度的增加,对于团队意识认识的增强。在辅导中适当加入情景模拟,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与思考。并且鼓励学生把在团体辅导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收获的知识,再把遇到的具体问题拿到团体辅导中和成员们一起分享、探讨。

3. 辅导后的总结和分享。

每次辅导后都要及时的引导学生总结团体辅导活动的收获,并鼓励他们将认知、经验加以生活化与行动化,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深化自己的收获,与自己的同学协同完成某项任务,并以此作为再次出发的动力。同时也通过学生对于团体辅导感受的分享,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

五. 团体辅导过程中要注意的因素

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发展起来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它的优点是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和氛围,使他们在共同的交往情景中彼此了解,相互影响,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有关团队合作的活动,从中反映出他们在团队合作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同时,参与者通过团体辅导后能促进他们自我探索,自我认识,并尝试改变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行为,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经验,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目的。但是,在大学生中开展团队意识培养的团体辅导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结合学生性格因素制定计划,避免极端和教条。

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没有好坏之分,在团体辅导中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法,努力去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的活动内容,从而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最后养成喜欢团队合作的习惯,使之成为个人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学生形成唯唯喏喏、没有独立意识的人。另一方面,要克服将教育工作与培养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分裂开来的做法,二者应互相渗透。

2. 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做具有团队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典范。

对大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莫过于离他们生活最近、最值得他们信赖的老师了。因此,高校教师的价值标准、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团体辅导中论文格式,教师不应仅作为一名组织者,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以身作则、积极引导,通过“言传”和“身教”为大学生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在工作中要做团结协作的表率,在学生管理中要采取民主管理,尊重和信任学生、不独断专行,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发挥班、团干部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3. 循序渐进,注重引导。

一次两次的团体辅导是无法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这项教育活动应该是持续而长久的,而辅导的内容和方法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辅导不是简单的把学生安排在一起告诉他们要合作,而要注重引导,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从而通过不断的回馈和相互的协助,让大家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各项活动、各种场合的合作关系中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的技巧。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是迫切而必要的,而通过团体辅导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是一种直观且直接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改变原来错误的思维,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学会如何与他人协调合作,也能够加深同学间的感情,为以后在学习、生活中深化辅导结果打下良好基础,最终达到自觉、自愿为团队奋斗和奉献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成文龙,胡赣萍.当代大学生团队意识状况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6):48.
[2]艾丹丹,成文.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与养成[J].高等函授学报,2009(9):47-53.
[3]孙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6(8):49-51.
[4]钟志农.谈谈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发展进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7(4):80-83.
[5]樊朝晖.论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实际应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8-7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_素质教育论文
下一篇论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推进物理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素质教育论文
最新素质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