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俄国文学的“复调小说”传统_外国文学

时间:2012-10-17  作者:张宪军
高尔基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编年史式的文学作品,但它却是从萨姆金的心灵发展这个角度来表现的。作品描写的重点是主人公所感受到的社会精神生活,是他的心理、性格、灵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小说多方面地表现了他的思维模式、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这部作品是萨姆金的心灵变迁史。在作品中,40年中俄国社会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尽收其中,都经由主人公的足迹、见闻和思考得到艺术的映现。作品通过克里姆·萨姆金这个市侩,介绍了一个时代,一幅社会全景图。这部小说的结构虽然庞大,但情节并不复杂。作者的创作重心并不在于叙述外部世界的图景,而是对主人公的心理情绪和精神生活作多方位揭示,用反衬手法描写主人公的心灵发展和变迁史。小说中的诸多社会历史事件皆是借助于主人公的心灵的折射加以处理的,因而使小说具有更广阔的思想容量和更深邃的哲理概括。人物在起伏的社会思潮下的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矛盾、观念冲突,始终占主导地位。书中的大量人物还常常涉足哲学和文学领域,作家都以与人物的对话、问答和争论的方式传达出来。萨姆金每每置身其中,以自己的眼神、思考或偶尔的插话,或片面或错误地做出判断,在是与否之间巧妙地应付周旋。萨姆金不仅生活在风云变幻的社会之中,也游弋在色彩纷繁的思想海洋里,通过这种反衬与折射,萨姆金平庸的精神面貌和缺乏信念的生活态度得到了展示,历史每一阶段的变易也被赋予了具象的再现。除了逼真可感的现实生活图画外,作家也广泛运用了象征、夸张、怪诞的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分裂,或以梦幻、潜意识、联想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程。比如象征,局部性的细节象征很多,但运用得最好的还是全局性意蕴象征,以库图佐夫和萨姆进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象征着俄国不同的社会力量,作为全篇结构的基础。再如夸张,在揭示萨姆金的性格和思想时,作者采用了许多具有视觉效果的夸张,更深刻地暴露了这个人物的市侩实质。小说还多次运用怪诞手法外国文学,在主人公的梦境中把一个萨姆金裂变成数个萨姆金。每一个萨姆金都代表着一种思想或一种观念,彼此进行争论和较量。以此手段刻画他的内心状态,显示出这个人物的整体意识是支离破碎的。几个不同的萨姆金轮番或同时登场时,作者大量描写了他们的潜意识,或用内心独白的手法使他们的意识流程外化,借以再现这个人物思想上反复无常、精神上捉摸不定的丑态。因此,这部作品是在继承“复调小说”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又对其有所发展。

在苏联时代,继承和发展了“复调小说”的还有帕斯捷尔纳克,他的《日瓦戈医生》描写了一个俄国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前后动荡年代的命运。日瓦戈受舅舅尼古拉·韦杰尼亚平的影响颇深。舅舅是一位自愿还俗的牧师,他是反对沙皇统治的进步思想家,是日瓦戈青年时代的精神导师。在他看来,“历史是基督创造的,福音书是历史的根据。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死亡的谜以及将来如何战胜死亡的探索的记录。因为要探索,就得有精神装备。精神装备的来源就在《福音书》中。是什么样的精神装备呢?首先就是爱他人,这种爱是生命活力的最高形式,生命活力充满了人的心,就要冲出来找用场。再就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个人自由的思想和生命就是牺牲的思想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此外,舅舅尼古拉还是“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信徒,舅舅尼古拉的这些思想在日瓦戈的头脑中深深扎根。日瓦戈憎恶革命前的俄国旧制度,衷心欢迎十月革命的到来:“多么出色的手术啊!拿过来就巧妙地一下子把发臭多年的溃疡切掉了!既简单又开门见山,对习惯于让人们顶礼膜拜的几百年来的非正义作了判决。”他相信“俄罗斯注定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天国”。当医生们纷纷辞职时,他毅然留在医院里,以实际行动支持苏维埃政权。但当血淋淋的现实呈现在他面前,他思想深处的信仰又对他产生影响,他说:“我是非常赞成革命的,可是我现在觉得,用暴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应该以善为善。”在日瓦戈看来,改变生活的真正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只能靠爱的精神和爱的行为。在“勿以暴力抗恶”的伦理观的驱使下,日瓦戈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显得非常矛盾,但是,直到生命垂危,他还对生活怀着无限的希望:“一切正在好转。我渴望生活,而生活就意味着永远向前,去争取并达到更高的、尽善尽美的境界。”据帕斯捷尔纳克自己说,小说中韦杰尼亚平代表的哲学流派,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并不存在,作者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加到他身上。这样形成了作品中人物之间意识的交流、人物自我思想的冲突与交锋,人物与作者之间的对话。由于人物自我思想的冲突,他才保持了自己的本色,没有加入两个敌对阵营的任何一方。他还为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本人提供了见证,是他死后在文件夹中找到的诗集,即作品的最后一章。这本诗集以面临苦难且意识到其不可避免开始,以自愿接受苦难和赎罪牺牲结束外国文学,成为尤里·日瓦戈的精神自传。在多种意识的交锋中,日瓦戈精神战士的形象突显出来,并成为俄罗斯文化的综合形象。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复调小说”在俄国文学史上有深远的传统,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其最突出的原因在于严重的文化和思想压制的现实环境,作者要逃避统治者当局的文化审查,他即不想与当局决裂,又要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心理进行探究,想反映现实的本来面貌,表现自我的真实想法,要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于是就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意识反映出来,这样虽然没有大声疾呼直指社会弊端,但真实社会面貌却表现出来了。既不惹恼当局检查机构,让编辑出版者顺利通过;又使评论界可以接受,使各方面、不同阵营的评论者能各取所需地加以理解。但当思想一元化控制严重到一定程度,这种表现手法也不能为统治当局所容忍时,“复调小说”也就走到了它的尽头。帕氏因当局压力被迫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种传统在前苏联就中断了。

20世纪末期,由于巴赫金理论的重新发现,“复调小说”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今天,人们已经摆脱了“复调小说”产生初期思想压制的历史环境,“复调小说”正作为多种叙述艺术手法的一种被人们研究和加以运用,对丰富小说艺术表现力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耕,徐清,欧美文学人的主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曹靖华,俄国文学史(修订版)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任子峰,俄国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符·维·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同乐侗族刺绣的艺术人类学初探[①]_剪纸
下一篇论文:儒家伦理观照下的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_情义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