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其永恒的无形资产。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向企业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当然也不例外。
关键词:CIS导入,高职院校,品牌形象
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曾经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放眼当今世界,只要有饮料卖的地方,就会有可口可乐;只要你打开电脑,就会闪出微软视窗;如果你持有哈佛大学的文凭,就会让人肃然起敬;这就是品牌的威力。它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征服了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其永恒的无形资产。CIS正是打造各种组织品牌形象的有效法宝。论文参考网。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向企业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当然也不例外。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在不断变化,生源人口在逐年缩减及高校也在连年扩招的情况下,整个教育市场已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同高等院校抢夺经费、生源、师资和就业,都纷纷利用新闻传播媒体和广告等手段、工具,扩大自己的影响,但都很难使高职院校的形象特别是品牌形象在各个层面上得到有效的统一,达到科学性、系统性。为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发展形式下,高职院校也应如同企业一样,通过导入CIS战略塑造属于自己特有的品牌形象,使内部全校师生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外部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增强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一、CIS的简介
(一)概念
CIS是Corporate IdentitySystem 的缩写,较为准确的汉译是“企业识别系统”。它是现代企业对自身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了系统设计,以塑造富有个性化的企业形象,获得内外部公众组织的认同,从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它最初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得到发展和完善,80年代末传入中国。最初在中国大陆引进CIS的企业是广东太阳神集团,它通过导入CIS使公司在短短的五年内由一个小民营企业发展成为产品多元化、经营多角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实现了资产从1989年的520万元上升到1992年的12亿元,给全中国人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二)CIS的构成要素
CIS战略由理念识别系统(MindIdentity System,简称MIS)、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Identity System,简称B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ualIdentity System,简称VIS)三个子系统构成。
1、 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System,简称MIS)
它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经营理念,经营信条,企业使命、目标,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文化,企业性格,座右铭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化。它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灵魂和原动力,。企业可以通过它由内向外,传播企业精神和经营思想,引起内外的共振。
2、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Identity System,简称BIS)
它是企业的动态识别形式,是通过制订一整套全面、具体、系统的集体行为活动准则,把全体员工的生产、销售、管理等与企业活动协调统一起来。它的主要任务是规范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及一切对外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理念统帅下的企业组织及全体员工的言行和各项活动所表现出的与其他企业的区别。
3、视觉识别系统(VisualIdentity System,简称VIS)
它是企业的静态识别形式,就是企业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的统一,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视觉要素。VIS的表达必须借助某种物质载体,如办公事物用品、公司大楼、办公环境、广告牌等。人获取外部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是视觉,因此VIS是整个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最直观、最具有冲击力的部分。
二、导入CIS塑造高职院校品牌形象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一个无形资产的品牌
一个企业或学校是否拥有品牌形象,主要靠知名度和美誉度两个维度来衡量。只有当一个企业或学校拥有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时,才能建立一个无形资产的品牌。高职院校是以为企业培养高技术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机构,其与市场的联系相对于其他事业单位来说则更为紧密,也越来越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那如何做到“出口畅,进口旺”,除了学院要苦练内功,提高办学质量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家长对学院产生信赖感,有助于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单位对学院的认同。且当学院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缺乏经费保障的时候,学院的品牌形象也犹如积聚了一笔无形资产,获得社会各界、金融机构和合作企业的支持和赞助。就如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假设有一夜它在全球各地所有的连锁机构被大火烧掉的话,它也会在一天之间振作起来,因为全球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都会抢先为它投资贷款,这就是无形资产品牌的魅力所在。
2、有利于凝聚师生情感,增强学院的吸引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经济利益空前觉醒,个体意识逐渐增强,群体意识逐渐减弱。如果还搬用“团结”、“为人民服务”之类的口号来感召员工已经无济于事。论文参考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良好的校园形象才能充当聚合人心有效的黏和剂。所以,通过引入CIS战略,可以形成师生员工共同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不仅能强化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使学院像一块磁铁一样,留住校内的骨干教师、优秀人才,广泛吸纳社会上的各类贤才,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发展空间,步入发展的良好循环。
3、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实现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助于高职学生成才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高职学院的毕业生绝大多数要将成为企业一线的中坚力量,所以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不应是普通高校的那种“学术型”的校园文化,而是一种企业化的校园文化。那么如何做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呢?这就需要导入CIS,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实现高职院校企业化的校园文化。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