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用上述分析所得的具体评价指标的权重划分数量等级。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权重
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选取,既要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又要考虑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首先,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有直接关系。论文参考网。其次,教师教学能力与其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关,高职院校尤其重视教师教学内容的延伸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基础、非智力因素等有关,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点,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如下:
n教师教学能力B1
u 教学态度C1
l教学资料齐全,备课充分C11
l态度认真,治学严谨C12
l板书规范,设计合理C13
l使用普通话,语速、语调合理C14
u 教学内容C2
l内容熟练,阐述准确C21
l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C22
l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C23
u 教学方法C3
l符合专业、学生的特点C31
l启发学生思维,互动性强,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动手、动脑、独立思考等)C32
l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教具、模型、挂图、课件等)C33
n学生学习能力B2
u 学生基础C4
u 非智力因素C5
l学习态度(包括学习积极性、课堂纪律等)C51
l学习方法(有无正确的学习习惯等,比如上课是否记笔记,课后作业是否独立完成)C52
用以上各评价指标构造层次结构,如图1。

图1 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结构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1~9标度法,如表1),求其最大特征根( )、特征向量(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
表1 判断矩阵标度含义
标度 |
含义 |
1 |
两因素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
3 |
两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稍微重要 |
5 |
两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重要 |
7 |
两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明显重要 |
9 |
两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强烈重要 |
2、4、6、8 |
上述两相邻等级的中值 |
倒数 |
两因素交换次序比较 |
一致性检验 T.L.saaty定义:
(1)一致性指标CI

CI=0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CI越大,不一致程度越严重。
(2)随机一致性指标RI,数值如表2。
表2 随机一致性指标RI数值表
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I |
0 |
0 |
0.58 |
0.90 |
1.12 |
1.24 |
1.32 |
1.41 |
1.45 |
由表2可知,n=1、2时,RI=0,总是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3)一致性比率CR(n≥3)

当 时,认为不一致程度在允许范围之内,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层次总排序
这一过程是由高层到低层逐层进行的,如果上一层包含m个因素 、 、…、 ,其权值分别为 、 、…、 ,下一层因素对于 的一致性指标为 ,相应的随机一致性指标为 ,则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

类似地,当 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的不一致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图1,首先建立B1与B2的判断矩阵 ,运用“和法”求其最大特征根、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
所以,建立数据表
A |
B1 |
B2 |
 |
B1 |
1 |
3 |
0.75 |
B2 |
 |
1 |
0.25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