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学风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学质量也没有保证。因此,广大教师要以德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
学校必须针对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教风。一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二要注重师德建设,三要严格管理,实施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四要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以此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3、制度建设和实施是学风建设的侧重点。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了治校的主导思想,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风建设。学校要针对目前一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完善辅导员、导师制度,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清楚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管理上要严格,奖罚分明,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要加强考试纪律的管理。考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生学风的具体体现。对此要严肃对待。
4、加强学生工作队伍自身建设,以责任制的形式将学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推进学校学风建设,最根本的还是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无疑会为学风建设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了将学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可以明确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学生干部各自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可以以优良学风的五个特征为基础,并可以量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如学生到课率、学分获得率、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考研通过率、学生违纪率等,以便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风建设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制度为保障,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引导,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以就业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培养优良学风,繁荣校园文化,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