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Jsp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探讨_实践能力

时间:2012-03-1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本文结合jsp设计课程的特点,探讨了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该课程实践教学思路与方法,即以一个完整的案例,一步步,渐进地组织该课程的各个知识点,通过对一个完整的案例设计与实现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论文关键词:jsp设计,完整案例,实践能力

 

1引言

jsp设计,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jsp设计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扩展jsp最新的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jsp进行网站设计,并熟悉其相应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培养并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理解与综合设计能力。一个好的案例能够融汇贯穿整个课程的知识点与难点,使学生巩固前期课程的知识,如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关系数据库理论等;并加深与理解该课程的知识。

如何设计好一个完整的案例?如何确定案例的内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目前实践教学不足之处

jsp设计,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难度相对较大、与当今IT业发展联系紧密等特点,该课程以培养适合IT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如下现象:

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与学术观点的介绍与讲解,往往忽视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实践能力,忽视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学生往往面对实际问题不知所措。

2、老师主导,学生被迫接受。在课堂中,老师往往是主导,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忽视了教学期间的分析与思考,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

3、一般案例教学缺乏对实际问题分析的讲解龙源期刊。面对实际问题,如何用某种语言形式来描述?一般案例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解的过程,教师只是说明该怎么做?而没有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学生授之“鱼”,而没有授之以“渔”。

针对目前《jsp设计》课程存在的缺点,本文试图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及推广等方面进行案例解析教学,以解决现有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

3案例选择原则

针对《jsp设计》课程基础知识点多、课程难度大等特点,如何设置案例?通过引入什么样的实际案例,才能激发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成为学生的“协同者”。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案例的选择进行阐述。

(1) 案例要具有全面性

在案例选择时,案例要尽可能的覆盖整个《jsp设计》的各个知识点,要尽可能的要覆盖该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这样学生才会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该可能的覆盖整个课程的知识点与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具有实用价值

案例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凭空想象的,它需要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实际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案例设计完成后,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得学生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案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践能力,案例应该选择恰当,不难也不容易。大概有85%的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完成该课题,余下的15%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应该可以完成。案例比较难,不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产生逃避心理。案例太容易,则没有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学生也失去兴趣。

(4)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案例的解析教学目的是为了融会贯通《jsp设计》的各个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为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于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紧扣实践,以案例解析教学方法作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增强学生实际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改变以往单纯的案例教学模式,强调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把握实际问题中的各个要素,理清其中的关联,快捷地以计算机作为手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完整的案例设计与实现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沉着面对实际问题,在工作岗位上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

(5) 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案例设计与实现,少不了其他课程的互助,案例的分析,需要《软件工程》和《关系数据库》等课程的知识;案例的实现,需要《java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等课程的知识。一个完整的案例设计与实现不光需要本课程的学习,同时需要熟练掌握其他课程,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能够达到巩固其他课程学习,加深本课程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

计算机核心课程。

4实践的组织模式

完整的案例确定之后,就应该按照大纲要求进行设计与实现实践能力,以往学生是孤身奋战,上机实现单个离散的知识点,这种模式,只是适合设计与实现单个、离散的知识点,对于这些单个知识点,学生没有系统地认识;而一个完整的案例则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生所能完成的。在组织学生实现案例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分组原则

分组时,应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计算机水平进行小范围内分组,一般3-4人一组,每一组分配一名动手能力强,学习好的学生,由他负责该组的案例设计、实现并监督管理龙源期刊。

(2)小组交流

在分析阶段,小组成员应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对完整的案例进行分析,确定需求,制定设计方案,应用《软件工程》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确定数据库逻辑设计方案。

在实现阶段,小组成员应该分别完成各自的设计任务,然后汇总,完成程序的编译与调试等,最后打包并完成实验报告。

每次交流设计,小组成员都应该全体参加,并用规范化文本进行记录。

(3)小组合作

在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具有团体合作精神,一起互助完成案例。完整案例的设计与实现不是光靠一人完成,离不开小组每个成员,应该在小组全体成员的精诚合作之下完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4)经验交流

小组成员交流其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编译问题、设计技巧等。小组之间也应该交流其设计经验与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考核方式

完整的案例的设计与实现,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分为:小组考核、教师考核,其中小组考核占据40%,教师考核占据60%。

小组考核:主要是让学生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我,评价自我在设计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与收获,占据其50%;小组长公正地评价各个组员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贡献,占据其50%。

教师考核:主要从实验报告,程序设计的质量和学生的设计态度来打分,分别占据60%,20%和20%

6总结

本文通过选择完整的案例,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辅,融会贯通《jsp设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加强经验交流与团体合作精神;强化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横向与纵向交叉渗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模块以及素质拓展项目等高效协调的课程体系之下,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其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因此,本课题对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莲,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05, 增刊, 88-89
[2]吴丽华,建构主义与计算机教育理论的新发展[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本).1999,(4).
[3]石志国,《jsp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
[4]梁文新,ajax+jsp网站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校企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高职教育
下一篇论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_教学内容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