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徐依群

论文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个老师都较为关心的话题。本文从生物学科的教学角度,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实践
 

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和最终任务。笔者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教学的总体目标,领会本阶段教学任务的精神实质,加强教学的目的性。

教师到底应教会学生什么?直接指导着我们教学行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明显。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创新型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个方面的素质,因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也应包括这三方面的内容。

笔者以为初中阶段生物学科在创新精神培养方面的目标是:1、创新意识:通过生物教学,让学生喜欢参加探索生命活动规律的学习活动,形成爱好,产生兴趣,培养不盲目接受现成结论的怀疑精神和一追到底的探究精神。2、创新思维:养成独立思考,运用求异、聚合、直觉、逻辑思维方式来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3、创新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加工组合,形成新的知识网络。4、创新品质: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是:1、获取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能力。3、基本实验技能。4、初步学会科学探究过程和设计简单实验方法。5、应用知识能力:即能联系实际,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这些目标只有深入到我们教学理念的核心,才会成为指引教学方向的两盏明灯。

二、建构教学情景,强化教学设计,增强教学理性和科学性。

建构主义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重视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它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民主、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建构主义实施的根本保证。将问题转变为学生已有知识背景之中的问题,是实现建构主义教学的关键。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与生活习性相适应这一普遍规律时,我将问题设计为:从眼睛分布特点、牙齿特征、视力范围与视力强弱等方面,分析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区别及意义?并由此归纳出哪些结论?这样设计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课前,他们积极搜集、查找相关的图片与资料,在边分类边对比边发现边思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课上,他们积极争取发言机会。在积极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食草动物的眼睛往往分布头部两侧,门齿发达,视力不强,甚至还发现食草动物的个体不是较小就是特大。从而得出它们的食性与防御为主的生活策略有关。而食肉动物的眼睛一般都分布在头前方,视力范围广,视觉敏锐,犬齿发达,个体适中,这与它们以攻击为主的生存策略相关。大家在互相积极建构学习过程中,总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和新问题产生。从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才有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创新和师生实践能力共同的提高,学生才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尽可能多的发展。

三、要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观察在生命科学上具有重大作用,许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都是由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的。本人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教学以及学生情况,总结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主要有:

1、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挂图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具,它和教材中的插图都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或者难点而绘制的,具有紧密配合教材、生动、形象、可视性强的特点。使用插图和挂图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协调活动,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直观教学方法,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为掌握教材打下基础。

在生物实验中,为使学生观察准确,教师应该:(1)要正确选用当地生物资源。(2)演示操作必须规范、准确,实验现象要清楚。(3)实验前要讲清实验装置的名称、构造、性能、原理及注意事项。(4)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的方法有边讲边观察,先讲后观察,先观察后讨论、总结等。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要鼓励学生打开思维,标新立异,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

学生脑子里框框少,对成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能冷眼相看,提出一些新观点,虽然有时有些观点在成人看来是很幼稚的,甚至是离奇、荒唐的。教师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但要积极加以引导。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我与徐斌老师零距离—赏读《走近徐斌》一书有感-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浅谈《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_兴趣-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