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C#教学改革探索_实践教学

时间:2011-06-1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是.NET技术的首选语言。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学内容及学习顺序实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考核评价方法。
论文关键词:C#,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等文件,又重申了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针对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培养模式,对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8门课程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1]。如何领悟和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思考研究的、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C#程序设计》课程是进行软件开发的直接工具,是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桥梁,因此该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思想已经有了全面改观,已经由原来的教授语言的词法、语法和语句等语言本身转变为着力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即运用程序设计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出现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实践教学,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现象。因此,如何取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制定实验激励措施与政策,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通过学习《C#程序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2007年,我校明确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随即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校的5个重点学科之一,成为改革试点,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近3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卓有成效。

1.教学内容及学习顺序实践

目前,主要流行的开发技术有.NET平台和J2EE平台,如果两门技术都学习,最终的结果是无论哪种技术都只懂皮毛,无论是对毕业设计还是以后的就业都十分不利。因此,我系在进行充分的考察、调研之后决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时分为.NET和J2EE两个方向,学生只需选择其一。C#是.NET技术的首选语言,因此,《C#程序设计》课程自然成为.NET方向的模块必修课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程序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使用C#设计应用程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兴趣、使学生具备独立应用C#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C#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在一个学期的有限时间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确定内容的轻重缓急,做到主次分明、取舍得当。为实现教学目标,经过多次调查研究、会议商讨,确定了教学内容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合理性原则。《C#程序设计》在.NET方向模块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做到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断层,必须理清课程体系中各课程内容之间的先后、互补关系。

我系的《C#程序设计》是大三第一学期开设,此前已经开设过的密切相关先修课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同学期开设相关课程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测试技术》;此后要开设的相关后续课程为《软件工程》、《Web程序高级开发技术》。据此课程开设顺序,确定本课程为WinForm应用程序开发论文格式范文。

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语法知识与C语言及C++基本相同实践教学,因此顺序、选择、循环等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结构及固定数组仅简单涉及、突出不同,而将重点内容放在动态数组及集合类上。面向对象已经以C++语言为例系统学习过,因此面向对象内容的重点放在C#面向对象的语法特点及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上。同期开设的数据库系统原理会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句及简单的SQL Server 2005的使用,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予涉及。综合以上内容,可视化编程是课程内容的重中之重[2]

(2)规范性原则。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基本知识->实例应用->模仿编程->自主开发。因此,实例是学生的第一模仿对象,实例的编程思想、编程风格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但许多教材的实例只是为了说明当前的知识点,而没有关注整体编程风格的统一。例如,很多教材在讲解app.config时说明了app.config文件如何建立、里面常用节点的含义,却不解释什么类型的信息需要放在app.config中,什么时候需要用此文件。再例如,很多教材在讲解异常处理时,说明了try-catch-finally的语法结构,并用简单实例说明了try-catch-finally的使用方法。但在此后其它的章节的实例中再也不见try-catch-finally的踪影。因此,我们在编写例题时,非常注重先前知识的后续使用,例子再小也要注重程序的规范性。

目前,专业的C#应用程序开发常采用多层架构模式。多层架构模式能够使项目结构更清楚,分工更明确,适合团体合作开发,协同工作使效率倍增,并且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使用多层架构模式时,可以结合多方面的人才,只需少数人对系统全面了解,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发的难度。因此,我们将最简单的三层架构模式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并要求学生的课程设计必须使用三层模式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专业、正规的软件开发方式,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3)急用先学原则。事有大小先后、轻重缓急,什么内容先学,什么内容后学,不仅要遵循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先后关系,而且要遵循急用先学原则。为了使学生能在第7周左右开始课程设计任务,我们将结构化程序设计、数组学完之后,将面向对象的内容一分为二,先掌握类和对象的基本内容,即开始学习Windows常用基本控件、C#数据库操作等核心内容。在学生开始课程设计之后,再慢慢学习继承与多态、集合基本操作等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顺序能保证学生的课程设计有充足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有全面的了解,从而避免了学生因时间仓促而提交一个功能简单、代码杂乱的课程设计,甚至抄袭了事的情况。

(4)实用性原则。每门课的课时都是有限的,在内容的取舍方面应做到不求全、而求实用。例如,文件操作部分去掉了FileStream字节流的操作内容,而保留了文本文件读写操作,并加入了当前比较流行的XML文件的读写操作内容;弱化了C#继承与多态方面的内容,而引入了Socket、打印功能及水晶报表等常用开发技术方面的内容;Windows应用程序常用控件中选取了label、TextBox、Button、CheckBox、RadioButtion、ListBox、ComboBox、Timer、PictureBox、ImageList、HScrollBar、TreeView等核心控件,而每一类控件只讲核心属性[2]

依据以上4条原则,《C#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及学习顺序如表1所示。

表1 《C#程序设计》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及学习顺序表

 

序号

教学内容

理论课时

讨论课时

习题课时

实验课时

1

C#概述

2

 

 

 

 

2

2

C#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2

 

 

 

 

3

结构化程序设计

 

 

2

 

 

2

4

数组

2

2

2

2

5

C#类和对象

2

4

 

 

2

6

Windows常用基本控件

8

 

 

 

 

4

7

C#数据库操作

8

 

 

2

4

8

异常处理

2

 

 

 

 

2

9

三层模式开发

4

 

 

 

 

2

10

C#继承与多态

2

2

 

 

2

11

C#文件操作(包括XML文件的读写)

4

 

 

 

 

2

12

集合基本操作

2

 

 

2

2

13

菜单、工具栏与状态栏

 

 

2

 

 

2

14

Socket基本应用

4

 

 

 

 

2

15

水晶报表

4

 

 

 

 

2

16

课程设计课时

 

 

 

 

 

 

12

合计

44

14

6

44

2.课堂教学方法

原来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每周2次理论课、1次实验课。理论课以教师讲解、学生倾听为主,实验课以学生练习、教师辅导为主。为配合我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探索和实践了“多元”教学模式。

(1)理论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分C#和J2EE两个方向之后,人数较少,使得小班授课成为现实。因此将每周2次的理论课改为1次理论精讲、1次课堂讨论。理论精讲主要由教师讲解核心的、陌生的内容,如异常处理、Windows常用控件、C#数据库操作、文件操作等等,而课堂讨论课主要讨论基础性的、较为熟悉的内容,如与C语言如出一辙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数组实践教学,与C++高度相似的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等。对学生而言,因为已经学习了《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先修课程,课堂讨论内容已有知识铺垫,掌握难度小,学生通过翻看书籍、查阅资料,基本能将问题阐述清楚,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成就感;同时也会布置一些既要求理论支持又要求代码实现的综合性题目,给水平较高、悟性较强的、善于钻研的学生留一片用武之地。

(2)实验课。每周1次的实验课改为双周为自由上机实验课、单周为学生成果交流展示课。自由上机实验课主要由教师布置实验题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实验题目解决方案;学生查资料、编写程序、提交实验项目。成果交流展示课主要由教师根据自由上机实验课的实验情况,选择几种典型方法,由学生讲解展示个人方案,最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评价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终是否有更为完美的方案产生。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达到集思广益、开阔思路的目的。

(3)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为保证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我们系里的每门课程均有相应的网络课程网站论文格式范文。在课程网站上,学习可以查看教学计划、电子教材、实验指导、课程设计要求及往年优秀课程设计实例、教学课件、习题、技术前沿等信息,并可以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C#学习网站,如,CodeGuru、developer.com、中文C#技术站、Webcast等等。鼓励学生业余时间补充知识,增强自学能力,追踪C#技术前沿。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_学习效果
下一篇论文:以词块教学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口语课_教育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