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_教学内容

时间:2012-03-1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本文结合《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在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并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体会,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CAI技术,优化

 

1 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中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是教学计划中联系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其教学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对尺寸、公差、配合、技术测量、产品精度等有关概念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独立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该课程学科交叉性强,涉及面较宽、实践性较强、综合应用性强、术语及定义但晦涩难懂,且标准不断更新,使初学者不好理解和掌握。经过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深深体会到要把这一门课讲好、把重要的基本概念讲透,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基础知识,了解新标准,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过渡到实践应用,教学就要因材施教,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2 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

由于课时的限制及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如何在即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又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难题。为此,必须对课程内容重新进行调整与优化论文网站大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追求面面俱到,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力求符合最新的规范及标准,体系结构力求严谨合理。

a)协调好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知识面广泛,涉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多门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摘要内容不遗漏。另外,应处理好相关课程的前后顺序,以使学生具备零件及机构方面的基本知识。

b)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编排要重点突出罗列出重点和难点,使得学生能够很容易知道那些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可以只要了解就可以的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明确重点学习对象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如将课程内容综合为“基本几何量精度”、“测量技术基础”和“典型零件的互换性”三部分。“基本几何量精度”重点介绍几何量精度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尺寸公差标准及标注,常用表格的使用,形位公差的标注。“测量技术基础”重点介绍量具、量仪的选择与使用、极限量规的选择与使用,介绍测量方法。“典型零件的互换性”着重介绍典型零件的公差及测量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能做到会查表、标注、计算、测量。教学重点是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而要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整个课程教学应围绕教学重点进行,各单元有围绕课程重点而确定的单元重点,每节次也都有其重点,且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突出重点就是要在主要的、关键性的地方加大力度,按照教材的科学体系,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把重点问题有计划地分散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力求使教学内容系统连贯。其次,在授课中要围绕重点予以准确而又能充分的表达,时间的分配要有所偏重。教学中要体现“少而精”原则,重点放在有用的知识方面防止注入式的“满堂灌”和让学生死记硬背论文网站大全。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详细地讲解、描述,对一般内容可轻描淡写,讲得简明扼要。

3 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求知欲

a)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术语多,公式多,理论很抽象,晦涩难懂,学时量又少,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表述,表现形式灵活、多变、交互能力强、趣味性好,用于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学生易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关于对称度公差、配合公差和端面跳动公差等基本概念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若采用图解法,既简单又明了,讲到一种配合种类,便立即画出公差带图,再讲解最大间隙(最小间隙)和最大过盈(最小过盈)计算,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地理解了计算公式。再如利用图解法计算牙型半角误差的影响,通过图形讲解,抽象问题具体化图形化,学生容易明白理解。

通过交互式的动画操作演示实验,可以把具体测量操作过程展示给学生。比如在理解了角度测量的方式方法的同时,如可以用于交互式演示实验的齿距误差测量动画,就能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测量过程、方法、步骤的认识。以直观代替客观,以动态代替静态,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教与学双方的参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率,为加大信息量提供了条件。

b)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锻炼思维、培养能力

启发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按照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原则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只凭一张嘴,一张光盘讲完整堂课的死板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经常举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授绪论互换性概念时,先举汽车组装,更换灯泡,设备螺母安装等例子,然后分析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点,最后启发学生得出互换性定义。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网站大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特别是难点内容进行预习,加强普遍性的课前指导和课后辅导教学内容,以得教学难点的突破。

c) 精心设计案例教学,提高实际能力

通过学生熟悉案例教学,能够更好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内容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课程教学中的实例纵横联系起来,引起学生回忆、联想等思维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讲解工程实践中的大量例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标准和手册、读图识图的能力。同时介绍本学科前沿发展动向,为在工作岗位上继续自学、提高工作实践应用、扩展能力打下基础。

4 结束语

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专业面、强调文理结合、增加人才的适应性及创新能力,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也是工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新形势下,积极主动地对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改革,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任桂华.Ⅸ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6):65~67.
〔2〕徐巧,张智明,梅顺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l0~l1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Jsp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探讨_实践能力
下一篇论文:《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_教育学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