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体现,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民族地区高校应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教育教学,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的实际困难。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时明确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首次出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接着,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是新阶段党的理论一大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政治保证、团结力量、凝聚人心等重要作用,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果断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正确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精神法宝,是党和国家的一面精神旗帜。
十七大报告还同时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高等院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好坏,事关能否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其指明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导作用。此外,民族地区的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关系到国家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因而,全社会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手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的高校逐步增多。显然,民族地区的高校生源以少数民族学生占多数,也有部分汉族学生,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生源结构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和谐校园”的理念。在2009年1月14日召开的全国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传堂强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紧紧把握工作主线索。现就民族地区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 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强化理论学习和舆论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的主流意识,是党长期探索思想文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高等院校应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学,让青年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并接收这一理论,最终自觉践行。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民族地区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更要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此必须做到:
首先,充分发挥“两课”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务必做到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学生,让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腐朽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源源涌入,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所以,江泽民同志强调:“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2)教学中确保知识系统化的同时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宗教观及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理论教育,加强无神论宣传,让学生接收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民族大团结氛围。
其次,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党委统战部、学生处、院团委、教务处、科研处等相关部门既要各负其责,还要密切配合。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可定期举办主题讲座或利用每学期的形势政策课,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和有关民族理论。党委统战部通过多种手段,宣传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院团委要组织好学生社团,及时宣传党的最新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绩。学生处要选拔出理论功底深、政治坚定、作风正派的辅导员队伍,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务处应组织专门人员编写有关民族理论和政策方面的教材,并纳入有关课程体系中。科研处要鼓励师生申报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课题并优先考虑。凡此种种,其目的是让各民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产生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推动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最后,利用多种媒体或介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合理利用好学校的调频电台和广播站、校园网、校报、班刊及学生社团创办的各种报纸,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调频电台和广播站是学生接触最方便的传播工具,及时播放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时事。校园网是学生平时接触较多一个宣传途径,可以在上面开设专门的思政专栏。校报同样可以开辟专栏,宣传民族理论,并且多刊登少数民族学生关于其学习和成长经历的稿件。班刊和学生社团创办的报纸,虽然宣传教育面小,但主管部门应予以正确引导,这两种宣传手段受众很明确,针对性强。利用这些媒体,不失时机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民族的发展进步成果,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党的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意义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有关政策,便于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和深刻领悟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二、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克服和解决实际困难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肩负着建设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直接关系到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长久治安、边疆的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举足轻重,在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中尤显重要,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15日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