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大批研究型教师,要区别传统模式的教育,面对未来教育的发展。
2.通过阅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阅读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的过程当中去思考。这是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让学生主动探究,独立的思考。学生这一环境中,阅读过程中会抓住某一问题从而深入探究,这就是达到让学生探究性阅读的目标。
3.语文学科要开阔领域
曾经网上流传着中学语文有37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其实这从侧面发映出,语文学科编书者观念传统,没有注意信息时代的发展。如果在语文学科书中的文章太过于单一,那么怎么样学生探究性阅读呢?一定主要现在社会发展和新知识的发展,狭小的领域只会限制学生探究性的发展的。中学生想象力往往很丰富,兴趣也非常广泛,求知欲望在这一阶段是最强烈的。书本的编写者,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切莫扼杀中学生的天性与创造力,这是要值得非常慎重的。加大语文的领域,不仅是能提升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范围,而且能够增加学生对自身创造力和求知的开发。
四、结语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它的实施会改变传统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改变教师的教习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创造。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开展初中探究性阅读是很有前景,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意义重大的。
参考文献:
[1] 韩雪屏. 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之一[J]. 语文教学通讯. 2003(33) .
[2] 吴永军. 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J]. 语文建设. 2003.
[3] 陈建平,袁茜.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0(07).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