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剑,2004:13-14)
情景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不断地改变教学资料中的原型,增强应掌握的语言材料的突显性和使用频度,不同时期突显和高频使用不同的单词、表达法和句型,达到加强记忆和兴趣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成绩和语言能力的目的。上述资料显示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是行之有效的。
2.加强基本词汇的各种词义的掌握,注意其诸多用法,不能片面追求词汇量的增大。基本范畴词汇是使用频率最高,一种范畴中最典型的词汇。但是就是这些典型词汇在语言的长期发展变化中,由于使用频率高,而语言不可能为每个新出现的事物创造出一个切然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法,因而形成了基本范畴词的许多新的意义和表达法。任意打开一本较详细的英汉词典,我们会发现越是简单常用的单词用法列举得越多。翻开任意一本不算厚、不算大、不起眼的词典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1988年版)中对单词“go”的解释就占用了大量的篇幅,从第493页左上角到第498页左上角都是关于此词的解释。
注意区分英汉两种语言在构词方面的差别,要求学生重视基本层次范畴在新词形成和表达法构成中的重要任用。汉语构词更注重意念范畴,常用定中构词法。英语的构词方法有很多,诸如词缀法、转类法、合词法、拼缀法、逆成法、缩略法等(陆国强,1983),总的说来英语常注重词类,多用词缀来表示词类。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英语的定中构词法虽然不像汉语中那样普遍,毕竟是还是存在这样的构词现象,其基本层次范畴也具有一定的构词能力。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如man在这个单词在人类这个大范畴中是一个基本层次范畴,它可以构成很多其他的词如:
policeman, milkman, dustman, superman, madman, hangman, headman, newsman,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Englishman, Frenchman, clergyman,laundryman, merchantman等等。
至于基本层次范畴词汇构成的表达法如习语在英语中更是多如牛毛,举不胜举。如几乎是英语中最简单单词go的习惯达配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就有很多很多:
Go from, go to, go a long way, go far doing something, go (very) far, go too far, go (any) further, go as/so far as to do sth, as far as it goes, go to great lengths/trouble/pains/(to do sth), go to one’s head, go as low/high as, go one better (than sb), go on a journey, go for a walk/ swim, go walking, go swimming, go into abeyance, go from bad to worse, go into a coma/trance, go out of fashion, go into liquidation,
……….
我们没有时间也没必要,把所有的表达法全部列举出来,据统计,就是在这本小小的收录词条不太多的英汉双解词典中,关于这个最常用单词的习惯表达就有150多条。而金山词霸总共收录了530多条。“go”这个单词所表达的范畴是“move”这个大范畴下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典型原型范畴。虽然完全掌握绝非易事,但也不应该忽视对其把握的重要性。
基本层次范畴的单词司空见惯,大家非常熟悉但却容易忽视。然而正是这些基本层次范畴词语使用频度非常高,其义项之多,达配之众有时更是令人吃惊,如果不牢固掌握,同样会给我们语言的运用和交际带来很大的问题和障碍。
3.让学生通过对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解加深对词的多义现象、近义词和上下义关系的理解,充分认识隐喻在词义衍生中的作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地位不相等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成员构成。这些成员中最能反映范畴本质的最好、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成员就是原型。一组同义词、一组意义有联系的多义词的义项、一组下义词都可以是一个大范畴统领下的范畴成员。范畴成员以原型为中心和参照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需要不断向外扩展,形成该范畴的逐渐扩大的相近相似彼此紧密联系的范畴系统。原型范畴理论就这样对多义现象、近义词和上下义关系的形成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一种思维和认知工具。广义的隐喻还包括提喻和换喻。在这种意义的形成或者扩展过程中,隐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和学生不能忽视隐喻在实现原型理论和形成多义现象中的作用。由于词和词义存在着这种关系,我们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可根据原型理论采用画树形、语义场辐射图进行联想记忆的方法的记忆单词:先记住每个范畴的原型,然后根据该原型展开记忆,达到逐渐扩充的目的。conversation是exchange这个范畴下的原型范畴,它有很多近义词。下面是关于该词的近义词的辐射状图。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助记忆相关单词。 
在句法学中,可用阶标理论树形图来分析投射规律,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树形图来分析句子找出歧义等。同样,对单词及其意义的记忆,我们也可以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所揭示的认知规律画出树形图来进行系统地全面地有效地进行。如下图,关于生物的单词我们可用树形图来帮助记忆。下面的这个树性图只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由于篇幅和空间原因,我们不可论画得太详细。一个概念范畴下,有许多属概念,而这些概念有的又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具有很大的突显性,因此也是我们很容易记住。我们可以先填画出每一个概念下的最常见最突显的范畴即原型,然后由此展开联想,逐渐展开,由很常见到常见,再从常见到不常见甚至罕用的单词,依次填画,大范畴相当于树的主枝,其下的范畴相当于旁枝,比其更小的就是“树”的小枝,其平行的范畴就如树叶,那么我们的树形图就会变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在下面“圣诞树”中,可以放入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关于生物的单词。
记忆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记忆的加深。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必能巩固加深对单词及其不同意义的记忆。知道意义和单词系统组织和认知规律,无疑给我们带来不少方便。
4.帮助学生注意了解原型范畴在词义扩大缩小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词义的认识。认知科学发现的人的大脑是从中间层面即基本范畴层面开始认识事物的。因为基本层次范畴最具突显性,最容易被认识。对事物的认识以原型这个最典型的范畴成员为基本参照点,以此为基准形成若干隶属度递减的并逐渐模糊的范畴成员。一个单词词义的扩大也是以最初的原理为基准的,扩大前的词义就是它的本来原型范畴。如英语中economy原义提指家庭料理,现指经济,词义扩大了许多。Orientation原义是指向东,而现在是指方向。这些意义的原型应该分别是后者家庭料理和向东。词义缩小后,缩小前的词义就是他的本身原形范畴。如poison本是饮料,而现在指毒药。Shroud原指衣服,现在却专指寿衣。由于时间推移,突显程度、使用频度发生变化,范畴的原型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原型变化的一种规律。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