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制定简要说明:由于一年级采取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教学目标也确定为两个不同的目标杂志网。二年级由于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产生差距,故此采取分级教学幼儿教师,将教学目标按学生程度分为四组。三年级继续延续二年级的做法。四年级根据教学内容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对学生提出了最低目标及要求。五年级学生选修,由于选修的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采用一对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商拟,故在此不做具体设计。
学期
学年
|
第一学期目标
|
第二学期目标
|
第
一
学
年
|
A组:能够弹奏两个八度的D、A、E大调及其各自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练习曲达到《拜厄》中后期、《车尔尼练习曲599》初期程度,能够弹奏简易儿歌及小型乐曲;
无基础同学:掌握钢琴的基本构造、发音原理及弹奏的基本状态,尤其重视手型的规范、手指对手及手臂重量的支撑,切勿塌指。掌握好断奏的基本演奏要求,能够正确弹奏双音、三音及多音连奏。能够正确识谱。
|
A组:能够弹奏三个八度的D、A、E大调及其各自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练习曲达到《车尔尼练习曲599》初期程度,能够弹奏简单的小型乐曲,能够按照书上的提示正确的使用踏板。
无基础同学:巩固规范正确的手型、手指等基本演奏状态。完成一个八度的C、G、D大调及其各自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时值准确、速度适中地正确弹奏不同拍号的练习曲及乐曲,并注意不同拍号各自的节拍重音规律。尤其注意三拍子乐曲的时值把握及节拍重音;掌握强、弱、渐强、渐弱等常用的表情术语;基本达到《拜厄》中后期程度。进一步熟悉键盘、提高手指能力、识谱能力。
|
第
二
学
年
|
A组:完成三个八度的两升、两降内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琶音的弹奏,完成《车尔尼练习曲599》中后期以上,基本上达到业余钢琴考级四级程度。
|
A组:完成三个八度的四升、
四降内大调及其和声小调音阶、琶音的弹奏,弹奏能力相当于《车尔尼599》末期、《车尔尼849》初期水平;手指较独立,灵活,具备一定的跑动能力;能够准确的分句、能够基本把握住曲子的风格与情绪。
|
B组:两个八度的D、A、E大调及其各自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练习;完成《拜厄》的内容、达到《车尔尼练习曲599》初期程度,能够弹奏简易儿歌;要求比C组弹奏能力、音乐处理及表现力更强外,每学期弹奏内容上要多弹奏五首以上补充乐曲。
|
B组:完成三个八度的C、G、D、A、E、B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琶音的弹奏;达到《车尔尼599》中期水平,基本达到业余考级三级程度;手指具备一定的独立性、灵活性、颗粒型。要求比C组弹奏能力、音乐处理及表现力更强外,每学期弹奏内容上要多弹奏五首以上补充乐曲。
|
C组:两个八度D、A、E大调及其各自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练习,完成《拜厄》的内容、达到《车尔尼练习曲599》初期程度,能够弹奏简易儿歌。
|
C组:完成三个八度的C、G、D、A、E、B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琶音的弹奏;达到《车尔尼599》中期水平,基本达到业余考级三级程度;手指具备一定的独立性、灵活性、颗粒型。
|
D组:完成一个八度的C、G、D大调及其各自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练习;能力相当于《拜厄》中期程度;弹奏方法、弹奏状态基本正确、较为规范;能够准确识别并弹奏低音谱号小字组G——高音谱号小字二组G之间的音符。
|
D组:进一步规范手型、手指等基本演奏状态;提高识谱能力、手指弹奏能力及键盘熟悉程度;完成一个八度的F、bB大调及其关系自然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弹奏。达到《拜厄》中后期程度,能够弹奏简易短小的儿歌及小型乐曲。
|
第
三
学
年
|
A组:完成四个八度的四升、四降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及琶音,音阶的起点速度为每分钟72个四分音符,琶音可同速,亦可稍慢些;练习曲基本达到《车尔尼849》初中期以上程度。
|
A组:能够完整流畅地弹奏任意一个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及琶音,音阶的起点速度为每分钟84个四分音符,琶音同速;练习曲基本达到《车尔尼849》中后期以上程度。
|
B组:完成三个八度的所有降号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琶音的弹奏;达到《车尔尼599》中后期水平,基本达到业余考级四级程度;手指具备一定的跑动能力;要求比C组弹奏能力、音乐处理及表现力更强外,每学期弹奏内容上要多弹奏五首以上补充乐曲。
|
B组:能够较完整流畅地弹奏任意一个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及琶音幼儿教师,音阶的起点速度为每分钟72个四分音符,琶音同速;练习曲达到《车尔尼599》后期《车尔尼849》初期水平,基本达到业余考级四——五级程度;手指具备一定的跑动能力,具备弹奏儿歌伴奏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求比C组弹奏能力、音乐处理及表现力更强外,每学期弹奏?谌萆弦多弹奏五首以上补充乐曲?
|
C组:完成三个八度的所有降号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琶音的弹奏;达到《车尔尼599》中后期水平,基本达到业余考级三——四级程度;手指具备一定的跑动能力。
|
C组:能在三个八度内较完整地弹奏任意一个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及琶音,音阶的起点速度为每分钟72个四分音符,琶音可同速,亦可稍慢些;练习曲达到《车尔尼599》后期《车尔尼849》初期水平,基本达到业余考级四级程度;手指具备弹奏儿歌伴奏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
D组:完成一个八度的所有降号大调及其关系自然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弹奏杂志网。练习曲达到《拜厄》后期《车尔尼599》初期程度,能够独立识谱、指法准确、弹奏状态较为规范的完整弹奏。
|
D组:能够正确完整的在一个八度内弹奏任何一个自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达到《车尔尼599》初中期程度。能够具备学习儿歌伴奏应具备的最低弹奏能力。
|
第
四
学
年
|
掌握钢琴伴奏的基础知识、大调幼儿歌曲伴奏的编配步骤及方法、和声的终止式及终止四六的使用、小调歌曲伴奏的编配;要求学生最低应具备运用最简单和声与伴奏织体为C大调及a小调儿歌独立配弹伴奏的能力。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进行尝试换调练习。
|
掌握副三和弦及DD、SD和弦的使用规律;掌握伴奏织体的变化与选用方法;学会前奏、间奏、尾奏的处理及民族调式歌曲伴奏的配弹;学生最低应具备独立配弹最为简易的儿歌的能力,要求和声使用及伴奏织体选用要恰当,能在三升、三降调内换调弹奏。
|
第
五
学
年
|
选修课采取一对一授课模式,需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商议、设计进度计划。
|
分级教学目标的制定为教师们每学期设计详细的进度计划提供了目标和依据,并且要求教师们根据进度计划、根据分组教学小组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每节课要有具体的教案。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教师“想到哪,讲到哪”的教学随意性大的教学缺点。另一方面也迫使教师对每节课所教授内容进行备课。从而使教学更具逻辑性、科学性,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更上一层。
3.2采用小组课与个别课有机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钢琴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集体课二、小组课 三、个别课。
集体课教学:集体课教学目前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被很多专家和学者所大力倡导,主要针对一些对于钢琴学习无基础的学生开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李和平在《钢琴集体课课程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一文中讲到钢琴集体课的基本特征是:“1、钢琴与音乐学习有机结合;2、自我与集体学习有机结合;3、教师与学生有机结合”。[⑨]它的优点是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师资,减少初学钢琴的学生的紧张心理与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这些在学习钢琴的初期是十分可贵的。然而,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优点。集体课适合一些无基础或基础差的学生,用来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或传授相同的知识。因此,当学生演奏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当学生能力出现分层时,这一组织形式就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了。况且组建数码钢琴教室的费用还是较高的,所以很多中小城市的学校由于经济原因没能力组建起来,在吉林省这九所高师分院里仅有一所拥有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室。
小组课教学:小组课教学就是将学生按演奏能力、水平进行分组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幼儿教师,有些人把集体课和小组课划为一种组织形式。它们的确有一定的共同点,那就是教授的知识或训练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共性。但小组课不同于集体课的地方是,它可将学生按能力分组,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它除了适合毫无基础的学生外,仍适合一些能力、兴趣、问题、特点等相同的学生。它是一种具体化的集体课,适合条件一般的幼儿师范学校开展钢琴初级教学。它的不足是,学生能力不好把握,事实上选择相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编组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并且组别对学生心理有一定的影响,有些组别低的学生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觉得自己根本弹不好,不受老师喜欢,失去学习信心。同时,小组课教学与集体课一样,对个体差异重视不够。
个别课教学:“个别课教学”也叫“一对一教学”,顾名思义,也就是一名教师针对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问题,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是钢琴教学几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杂志网。优点是它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长足的发展,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法及策略,可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学习情况、兴趣取向,布置合适的作业及调整作业。这一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两极化的学生,一部分是有一定钢琴演奏能力的学生,另一部分是问题较多的学生。它的缺点是,耗费师资、耗费时间。教师的精力及授课时间有限,相同的知识,相同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需要反复多次的讲解幼儿教师,教师的重复劳动过多。因此,针对大多数没基础的学生,这一组织形式既浪费并且效率不高,而且,学生间缺少对比、缺少竞争意识。一对一授课使学生看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弹得不错了,并没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及进步,因此有些学生会自满。缺少竞争意识,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根据我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2.1 小组课与个别课有机结合的合理性
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中钢琴集体课与钢琴小组课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所不同,接下来就结合我系实际对二者之间进行一下比较: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主要优点是“数码优势”、“集体优势”(主要是使学生学习中有所比较)、“节省师资”。而其缺点是,忽略了个体差异,学生能力出现分层时教学效果不理想;集体课检查作业时,只能检查到几个同学的练习情况,不可能看到全部或者大多数学生的练习情况;另外,在集体弹奏时,难以避免“滥竽充数”现象的存在,或者是问题被隐藏现象的存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社会抑制现象”,它说的是个体与他人一起参与同一样活动时,会造成一种个体作业效率的下降。很多专家认为这种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体责任意识的降低。我们的学生,就其整体素质、练习习惯、学习态度来看在集体练习时出现“对付”、“滥竽充数”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不占少数,这样一来就会使课堂教学陷入窘境。而钢琴小组课,是一种具体化的钢琴集体课。它与集体课相比较,同样具备“集体优势”,并且可以检查到相对更多的学生的练习情况幼儿教师,可以避免学生“滥竽充数”现象的出现,并相对减少问题被隐藏现象的出现。将学生按能力分组,解决了集体课解决不了的“吃不饱”问题。但集体课的“数码优势”及“节省师资”优点是它所没有的。两者的共同缺点是对个体差异重视不够。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钢琴小组课与集体课相比较更优越些,而对于集体课的“数码优势”及“节省师资”这两点,我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级时开设电子琴集体课,对于钢琴集体课中的“旋律配和声”、“伴奏配旋律功能”、“电子节拍器功能”和“录放音功能”等“数码优势”在这里都能得到学习体验与应用。而对于“节省师资”问题,我系目前专职钢琴教师10人,每人每周(12——18课时)的工作量算不上超负荷。所以,从我系实际出发,钢琴小组课更适合我系实际办学情况的需要。考虑到单纯运用小组课教学组织形式不能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缺点,所以将个别课与小组课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2 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具体实施
一年级新生入学时,除了极少数的几名学生有钢琴基础外,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基础。而这几个有基础的学生,弹奏能力水平也各有高低,往往无法将这些学生编为一组,所以,对这几个学生采取一对一教学(这里提到的一对一教学指的是一对一回课、授课,一节课可为几人次。并非一节课一人的回课方式)。能力在《拜厄》中期以下的学生视为无基础,将其与大部分没基础的学生,平均分配给三名任课教师,按教学目标规定以小组课的形式授课。二年级根据第一学年的考核成绩将学生按能力分成A、B、C、D四组,A组基本上是入学有基础的学生,对于他们仍然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教学内容可按学生个体能力,参考校本教材为学生量身选取。B组、C组对象是班级大部分同学,它们代表的是班级的中上等及中下等水平。B组与C组的一般教学内容是一样的,只是要求更高些,同时每学期要多弹奏五首以上辅助乐曲,两组皆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杂志网。D组是第一学年考试不及格的同学幼儿教师,这些同学存在一定的普遍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各自的毛病。据观察,不及格的学生往往是问题个性大于问题共性,因此,对这种同学采用一对一授课形式。并要求A组与D组每组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5%。在每学期考试后,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重新调整组别,这样不但可以激励组别低的学生向上一个组别的目标努力,同时也可以鞭策组别高的同学不断努力、戒骄戒躁。第三学年继续沿用二年级时采用的具体教学组织形式。第四学年、第五学年为钢琴选修课,针对的是一些能力不达标的同学或希望继续深入学习钢琴的同学所开设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一专多能”的幼儿教师。因此,这两学年均采用一对一授课方式,并将选修人数控制在30%以内。
3.3编写校本教材
就我系教材不固定、多样化、教师“各自为政” 的现象,可以看出没有教材的教学活动开展是盲目的、不科学的。因此,根据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起点低”、“落点高”、“学制长”、“定性强”的特点,为学生量身编订一套校本教材已成为我系钢琴教学体系完善的当务之急。
3.3.1 教材的编写遵循基础性、学前性的原则
基础性原则:
A.基础性的必然性。以往在考试前由于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布置考试作业也是随心所欲的,加上很多学生为了拿到好成绩,往往要求教师给自己布置一首超出自己能力很多的曲子参加考试,而这些曲子从考试前两个月或者更早就开始弹奏练习,其导致的后果有两种。结果一,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仅自己今后仍要采取这种方式学习、考试,而且其他同学也会争相效仿,结果是不但没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与恶性竞争。结果二,考试成绩较差。由于乐曲难度大,与学生实际弹奏能力不符,导致学生弹奏结果不是很理想。这样不但一学期只弹了这么几首曲子,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容易使学生心理失衡,觉得自己的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这样看两种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因此,教材的编订应避免拔苗助长、杜绝浮夸、好高骛远等现象幼儿教师,帮助学生将弹奏基础打扎实。另外,我系新生入学时大部分钢琴基础为零,加上同学们音乐素质、接受能力等都比较差,所以对教材的编订——“遵循基础性”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对学生负责的做法。
B.教材内容基础性的具体实施。首先,确定恰当、合适的启蒙识谱法。前期调查结果显示:“38.2%的学生认为识谱吃力,练习困难,练习速度慢,进步慢;”看得出,识谱问题是我系学生钢琴学习问题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因此,在2010年10月笔者对我系2010级新生进行了启蒙识谱法实验研究。2010级有两个班,共80人。现分别对两个班采取不同的启蒙识谱法,一班采用中央C识谱法,二班先学习高音谱号识谱法,两个月后学习低音谱号识谱法。学期末按下列的考核方法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给出范围(小字组C至小字二组G),学生分别到前面抽取题签,按照教师每张题签上的不同音组、音名,尽快在琴键上找出并弹奏出来,2分钟之内完成的为速度快,2—3分钟为一般,4—5分钟完成的为较慢,1分钟未正确完成一音的为基本不识谱,每错五音降一级别。其结果为: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